【中国共产党的“十万个为什么”】60年后,“国家的孩子”为什么上了热搜?
中新社北京5月25日电 题:60年后,“国家的孩子”为什么上了热搜?
中新社记者 王欢
“我们或许是全世界最大的家庭,拥有着最多的亲人。”孙保卫在内蒙古草原经营一家兽药店,他是60年前被送到四子王旗的孤儿中最小的一个。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提及“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民族团结历史佳话。
灾害、饥荒、疾病,1959年到1961年,华东多地危困之际,内蒙古牧民敞开温暖怀抱,接纳了3000多名像孙保卫一样“国家的孩子”融入草原。
“国家的孩子”——以“网红”姿态重回人们的视线。祖辈们一个个无私大爱、民族团结建设国家的故事引发年轻一代四海一家的深深共鸣。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从根植于华夏文明的“大一统”观念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结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更是百年政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智慧”。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这条道路,或许能从五个维度一窥其要义。
一曰符合国情的民族政策。
“人心所归,惟道与义。”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浴血奋斗,达成“万方乐奏有于阗”,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中共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宪法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十八大以来,中共创新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实现跨越式迈进。
二曰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略、“兴边富民行动”、重点扶持人口较少民族,中共坚持国家帮扶、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民族八省区经济总量在最近40年间增长逾300倍,经济实力明显提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景颇、傈僳、独龙等民族,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实现“日月换新天,一步跨千年”。怒族、柯尔克孜族、仫佬族等中国人口较少民族,2020年全部实现整族脱贫,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践行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的承诺。
三曰重视人才培养。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中共成立之初,李大钊就曾直接领导和参与在蒙古族民众中发展共产主义先进分子;邓恩铭、向警予等一批少数民族青年更成为早期革命运动的先驱者。
作为推动民族地区发展进步的“领头雁”,民族干部的培养一直被中共视为要务。1994年至2020年,对口省市、中央国家机关及央企选派了9682名优秀干部援藏。至今,全区干部队伍中,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占70.53%,为地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四曰平等的文化认同。
人民币纸币上,有汉、蒙、藏、维、壮五种民族文字。既统一又多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中共自成立以来就反复强调发展文化要尊重民族性,突出多样性,提倡共同性。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侗族大歌、蒙古族长调民歌、赫哲族伊玛堪等15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已入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占中国“非遗”总数的1/3以上。
五曰尊重风俗习惯。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保障民众正当的宗教信仰自由和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最根本的手段是法律。出台有利于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的政策举措和法律法规,是中共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总结出的民族工作成功经验,也是当代中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六十年前第一次来到草原的“国家的孩子”大概无从分辨省市与自治区,也不清楚汉族和蒙古族的含义,但他们懂得温暖和爱。
历史为今天的选择提供了可能路径,而今天又是明天的历史。当下的我们给未来的孩子们准备一个什么样的历史行囊?
“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一甲子后的回望,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醒意味深长。(完)
- 专题: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相关新闻:
国内新闻精选:
- 2024年12月23日 15:49:24
- 2024年12月23日 14:13:38
- 2024年12月23日 12:01:50
- 2024年12月22日 16:48:36
- 2024年12月22日 15:53:01
- 2024年12月22日 09:16:06
- 2024年12月22日 09:08:46
- 2024年12月21日 19:19:45
- 2024年12月21日 17:09:19
- 2024年12月21日 14:2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