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俄罗斯民族村丰收节“侃”小康
中新网逊克9月20日电题:中国首个俄罗斯民族村丰收节“侃”小康
中新网记者王琳
秋分将至,丰收的喜悦气氛晕染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边疆村村民长着高挺的鼻梁、深邃的眼眸,却扭起东北大秧歌,把绢面扇子耍得“溜溜转”。在中国第一个俄罗斯民族村,“俄罗斯面孔”用东北方言“唠”丰收、“侃”小康。
20世纪初,中国沿边大省黑龙江正经历边贸往来的高潮时期。闯关东的男人们跨过中俄界江谋求生计,娶回邻国女子为妻并带回“小丁子村”定居,他们的后裔就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俄罗斯族。
这座东北边疆颇有名气的中俄混血聚居村后来更名为“边疆村”,并于2017年获批“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如今,在此居住的313户1084人当中,俄罗斯族人共114户327人。
作为当地俄罗斯族的第三代后裔,苗建华已担任边疆村党支部书记21年,是这座东北农村发生桑田巨变的见证者,也是全村创造小康生活的领路人。他说:“边疆村的‘丰收’不仅是麦浪稻花香,更是致富奔小康。”
在58岁的村民邱长军看来,“想吃啥吃啥”就是好生活。他怀念童年记忆中最香的“中俄混搭美食”:“我奶奶是俄罗斯人,会用俄罗斯奶油包饺子,在那个年代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后来村里通了路、连了网,地产的绿色食品能运到外面,世界各地的好东西也能快递到家。”
伴随科技兴农的脚步走进边疆村,邱长军和村民们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他说:“土地承包给了合作社,种植技术、机械设备都与时俱进。我们不用自己种地,同样赚钱。有了空闲时间,大家都搞起产业。”
依托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这个边疆村以“一江一湖一特色”为主题,积极打造俄罗斯民族特色旅游村寨。“界江黑龙江”“最北荷花湖”“俄罗斯民族第一村”成为当地闪亮的旅游名片,村民借此发展观光、餐饮、住宿和采摘等项目,走出一条特色产业致富路。
曾经普通的农村平房被改建为俄罗斯风情帐房,一个个俄罗斯套娃“守候”在宽阔的广场上,迎接八方游客。火光跳动的壁炉、散发香气的“大列巴”、香滑浓郁的酸奶、腌制入味的香肠……地道的俄式西餐令人仿佛置身异国他乡。
此外,边疆村还开发了休闲农业项目,打造集地道中药材种植、加工、医养为一体的高纬度寒区中医药特色产业链,建成集观光采摘、果实加工、产品销售于一体的黑加仑采摘园。生态美了、产业兴了、农民富了,曾经的“小丁子村”描绘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九月庆丰收,俄罗斯族姑娘们穿上民族盛装,跳起欢快的舞蹈《俄罗斯姑娘》。唢呐吹响了《黑土地》,旗袍秀出了《中国红》,姑娘小伙扭出了《秧歌情》,中俄民族文化在边疆村的白山黑水间“演奏交响”。(完)
社会新闻精选:
- 2024年12月07日 17:33:44
- 2024年12月07日 17:30:32
- 2024年12月07日 15:01:01
- 2024年12月07日 13:17:08
- 2024年12月07日 12:24:11
- 2024年12月07日 12:16:01
- 2024年12月07日 11:58:03
- 2024年12月07日 11:26:43
- 2024年12月07日 10:55:39
- 2024年12月06日 13: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