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六日电 题:中国交通“瓶颈”得到改善
中新社记者周音
十三年前,中国交通运输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十三年后,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得到了改善。中国已跃入世界交通大国行列,交通运输正迈向快速、舒适化。
如今中国的“海、陆、空”交通,民众感受最深的是速度、效率、便利。
双休日一到,高速公路显得异常繁忙,河北人到京、津旅游观光成时尚,而京、津游客到河北白沟、白洋淀等地旅游购物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们把这一现象比喻为“双休日京津冀百姓大串门”。
中国公路建设,近五年来每年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超过二千公里。一组惊人的数字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公路总里程已达一百七十万公里,居世界第四位。高速公路已达一点九万公里,超过了加拿大,居世界第二位。
业内人士自豪地说,中国高速公路仅用十多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一般四十年才能走过的进程。
中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债这把“金钥匙”。四年来,国家共安排公路建设国债资金五百二十五亿元人民币。权威人士强调,中国公路建设自实施国债项目以来,高速公路就实现了大飞跃。
预计二00八年,奥运会在中国北京召开时,中国公路国道主干线系统将全部建成。那时,北京、上海与所有直辖市、省会、自治区首府等大城市将会与以高速公路为主的高等级公路相通,使贯通和连接的城市总数超过二百个,有六亿中国人将享受由此带来的出行便利。
天下商埠之兴衰,视水陆舟车为转移。中国水路运输在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中国作为航运大国,外贸运输九成左右通过海运完成,海上运输已成为中国战略性资源进出口的重要通道。
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十五”期间,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成为中国沿海港口建设的重中之重。近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一期工程也已建成并正式使用。专家预计,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今年可进入世界前五大集装箱港口之列。
以上建设项目全部完成后,上海将会成为国际航运枢纽,形成四通八达的国际交通运输网络。
交通部官员说,去年中国船舶运力已达二十一万艘,五千四百多万吨,海运船队载重吨连续多年居世界前五位。到二00五年,中国对外贸易的货物海运量还将上升百分之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