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22日电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王怀超教授指出,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创造,中国获得了丰硕的改革理论成果。其创造是多方面的,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主要有七个方面的理论成果。
北京日报21日刊载王怀超的理论文章,介绍了中国改革这七个方面的理论成果内容。
一,中国改革的性质:中国的改革是“革体制的命”
关于改革的性质邓小平有两个重要判断:一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二是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是一个思想扣子。前者是讲这场改革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关系,后者讲的是这场改革与传统体制之间的关系。完成从传统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彻底转换,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最大的体制转型,因而,是一场带有革命意义的深刻变革,是继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后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二,改革的地位: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基本途径
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改革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中历史地位的一个重要判断。通过改革,摒弃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和环节,创建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通过改革摒弃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创建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新的上层建筑,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逐步走向完善。江泽民还对改革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中的地位作了论述,它们三者“好比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
三,改革的主体和动力: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力军,是发动改革并不断把改革推向深入的主体和动力。回顾20年的改革实践,没有一项不是人民的创造。人民是改革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创造了改革。改革,是人民群众的要求,是人民群众的愿望,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以往的改革依靠人民群众,今后的改革仍然要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过去是,今后是,将来仍然是改革的主体,推动改革的动力。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四,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回顾中国改革的历程,其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经济体制中的计划与市场的关系。1979年邓小平就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他并提出了“摸着石头过河”、“不争论”的方针。到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原则。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1987年中共十三大又进一步提出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的改革原则。此后,市场导向的改革一度遭到批判,但市场取向的改革实践仍在向纵深发展,直到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才对市场经济的性质和地位作了科学的符合实际的界定,从而结束了长达14年的论争,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根据邓小平的市场经济思想,中共十五大上,江泽民郑重提出了中国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使中国改革向更深的层次推进,并要求“我们在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五,关于中国改革的思想理论基础
1.思想基础。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中国改革的第一面理论旗帜,是一个总的指导思想,总的思想基础。
2.哲学方法论基础。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所谓改革,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大胆进行制度创新的过程。解放思想不仅是改革的前提,同时还是深化改革的保证。解放思想不仅是改革开放的思想路线,而且还是一种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3.经济学基础。主要有四条: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二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没有一套固定模式论,其具体表述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没有一套固定的模式,我们的任务是要从本国国情出发,根据本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每一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和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三是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理论;四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论断。
4.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主要有四条: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论;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论。
六,关于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标准
这就是“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即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三个代表”与“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和发展取向。因此,“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体现了中国社会进步,中华民族的国家利益和全体中国人民根本要求的高度统一,是贯穿改革开放全过程的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
七,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原则
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邓小平改革理论的重要内容。而且思想极为丰富,极其深刻和精辟。这一思想对于今后的政治体制改革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其主要内容包括:
1.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地位。邓小平有两个重要思想:一是中国所有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二是应该把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即中国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政治体制改革。
2.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总的讲,是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国家。具体地说,邓小平强调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包括三条: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和基层单位的积极性。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
3.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邓小平认为,主要有三条:首先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这是关键,要放在第一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理顺党与政府的关系。第二个内容是权力要下放,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同时地方各级也都有权力下放问题。第三个内容是精简机构,提高效率。
4.关于现行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邓小平指出: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而总病根是权力过分集中。
谈到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江泽民认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他还要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