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豪车市场格局生变 豪华车的"中国式"跃进

2010年12月23日 09:32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10年的中国汽车市场上,真正笑到最后的是各大豪华车品牌。超过乘用车市场的销量增幅、大举扩张的产能、不断引进的全球首发车型以及针对中国市场的深度本土化耕耘,促使他们的销量在中国市场上不断成功“跃进”。

  “以前,全世界豪华车最好的市场是美国,但现在美国的豪华车市场已经下去了,中国将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豪华车市场。开拓好中国市场是我们的使命。”大众汽车中国执行副总裁苏伟铭这样告诉记者。

  销量飞跃

  据华晨宝马高级营销副总裁戴雷向上海证券报表示,2010年是豪华车飞跃的一年,整个行业平均的增长幅度超过40%,超过所有人的预期。

  理所当然地,豪华车也成了本届广州车展上颇受瞩目的“明星”。12月20日,宝马集团携旗下BMW和MINI两大品牌亮相第八届广州国际车展,为全面繁荣的2010年车市带来更多惊喜:全新一代BMW X3亚洲首展,全新BMW 520Li典雅型正式上市。另外,宝马集团推出BMW Z4sDrive35is敞篷跑车及烈焰极致版车型。

  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销售副总裁陆逸告诉记者,2010年,宝马集团在中国继续成功发展。截至11月底,宝马集团在中国大陆总销量达152,866辆,同比增长超过90%。

  如果觉得90%的增幅还不算高,给出更惊人数字的是日产全球的首席运营官志贺俊之。他透露说,虽然2010年还有几天没有过完,但是日产旗下的豪华车——英菲尼迪就已经实现了销售过万的业绩,同比增幅超过100%。“明年,我们将向2万辆跃进。”

  梅赛德斯-奔驰在华继续进口车业务继续快跑。今年11个月累计销售超过129,500辆,同比增长高达119%,甚至提前完成全年销售12万辆的目标。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麦尔斯表示,奔驰将陆续推出小排量进口车,让更多的早日实现奔驰梦。日前,两款奔驰A级轿车已经上市。

  戴姆勒集团董事长兼CEO蔡澈表示,奔驰品牌中国市场策略将发生转变,国产奔驰占总销量的比例提升至70%,进口奔驰车销量占比将从70%降至30%。

  每年销量翻一番的“传奇故事”只有在中国这样拥有惊人潜力的市场中才能出现,并且不可复制。而怎样将这样的“传奇”继续下去,日欧美的豪华车品牌可谓动足了脑筋。

  战略灵活

  首先,深耕本土化是豪华车品牌一直下工夫在做的事,“加长”这一利器的威力被发挥到极致。最先在中国开辟了“加长”这一创新概念的是来自德国的奥迪,在把奥迪A6、A4都加长后,销量每年都实现快速增张。2010年,奥迪有望销售20万辆。吉利汽车在将瑞典豪华车沃尔沃收入囊中之后,也将奉行加长这一百试不爽的法宝。

  值得注意的是,继消费税、燃油税之后,国家将再通过税收杠杆来引导消费者购买小排量车。据了解,为遏制我国大排量车消费热,引导汽车理性消费,2009年我国就曾对汽车消费税进行过调整。将排量在3升至4升的汽车消费税率由15%上调至25%,4升以上汽车消费税率由20%上调至40%,豪华车的销量虽然目前来看还没有受到太大冲击,但也足以引起豪华车商的思考。

  针对中国市场,豪华车们已经放下身段,灵活调整产品设计。来自日产全球的首席运营官志贺俊之表示,日产的英菲尼迪排量很大,是一个在美国市场非常受欢迎的豪华车型,进入中国之后,也取得相当大的成功。但从2011年开始,他们将对英菲尼迪进行结构型调整,进一步降低排放和能耗,希望经过这些改造,能更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

  格局生变

  与此同时,中国的豪华车市场也不是“铁板一块”,在支持自主品牌发展、不断提高大排量消费税的政策倾向性中,豪华车的市场格局充满变数。

  截至目前,中国豪华车市场的前三位仍是来自德国的三大:奥迪、宝马、奔驰。中国市场将成为它们除了欧洲以外的第一大海外市场。这也意味着,未来谁能站稳中国市场,就能问鼎全球豪华车“老大”的位置。目前,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一的是奥迪,但很难预测,中国豪华车市场会永远是奥迪的天下。

  豪华车的格局在不远的未来将变数丛生。奥迪在中国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公务车采购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示范效应,但是这种情况将在2012年有望终结。随着公务车改革的深入和推进自主品牌的产业政策,中国政府官员将带头乘坐本土企业生产的自主品牌轿车。在汽车产业的“十二五”规划中,扶持自主汽车品牌已经被确立为国家战略,奥迪的产品结构和营销模式的调整已经迫在眉睫。(宦璐 吴琼)

参与互动(0)
【编辑:魏巍】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