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调校的灯光从天花板上斜射下来,打在三个主席台嘉宾宽阔的前额上,李书福脸上印堂熠熠发光。也许是爱屋及乌,自从将沃尔沃品牌收入囊中,不知从何时起,很多人便觉得这位吉利汽车的掌门人脸上看似隐隐约约显现出一股“王者之气”。实际上,曾经以高调出名的李书福现在却在各种场合谦逊起来。
李书福现在处事均按照商业法则和逻辑出牌,2月25日出席沃尔沃汽车公司中国战略发布会是他今年第一次在公开场合登台露面。1月25日,在沃尔沃上海嘉定中国区总部奠基仪式上,人们没有看到他的身影。
身为沃尔沃汽车全球董事长,有意缺席沃尔沃中国总部的挂牌仪式,显示出对相关管理层的极大尊重和信任,在另一层面上,沃尔沃的中国战略最终尚需通过政府审批,他的一举一动都将向外界传递出明确信号。
大家风范莫不如此。在沃尔沃中国战略发布的这一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再次刷新世界纪录,业内一致强烈认同:如此庞大的消费市场,应该足以支撑起一个基于中国本土的强大的汽车企业。这个企业会不会是吉利?
猛“虎”出笼
“吉利是吉利,沃尔沃就是沃尔沃”,这是企业原则性问题,李书福将这句话时常挂在嘴边,他生怕对沃尔沃有一丝一毫的拖累,沃尔沃是只“虎”,他要“放虎归山”。
吉利很幸运。自去年8月2日吉利与福特汽车公司完成对沃尔沃汽车公司的交割后,沃尔沃汽车每个季度均保持自去年第一季度开始的良好增长势头,2010年更是扭转了过去两年以来的下滑趋势,全年汽车销售量达到37.4万辆,比2009年增长11.2%,公司实现了全年盈利。此外,沃尔沃电动汽车C30安全碰撞也取得了与普通内燃机汽车相媲美的安全指标,把沃尔沃在安全方面的全球领先地位继续引向未来。第三方进行的员工满意度调查达到84%,这是历年来的最高。
在沃尔沃瑞典总部哥德堡,3年前被裁撤的员工重返岗位,各个部门都提出了新的发展计划,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些业内资深人士认为,外界总是以为沃尔沃被并购是因为经营不下去,这是一种误读。2010年沃尔沃实现盈利并不是因为吉利的收购,而是沃尔沃经历了一个产品调整周期后,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好转的触底反弹。吉利的入主只不过是全球汽车资源重新配置并流向中国的结果。
沃尔沃的独特魅力甚至都能打动骄傲的德国人。沃尔沃被誉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它的名字被直译就是“富豪”,这个品牌天生就被定位为服务高端人群,83年来,沃尔沃依靠其“北欧设计、全球豪华品牌”和“安全、低调、高品位”的核心理念,成为另一类豪华轿车的代名词。沃尔沃汽车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斯 蒂 芬·雅 各 布 (StefanJacoby)几年前在加盟沃尔沃时曾说:“沃尔沃是一个有灵魂的、受人尊敬的、在全球享有盛誉的品牌”。
而吉利则为沃尔沃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之门。按照其发布的中国战略,雅各布说:“中国是沃尔沃汽车的第二本土市场,对沃尔沃汽车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0年8月2日成功交割之后,沃尔沃汽车立即启动了广泛的调查与研究,制定未来5年沃尔沃汽车在中国的发展战略。我们的目标是2015年达到20万台销量和中国豪华车市场20%的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依托中国这一第二本土,“沃尔沃将遵循在全球执行一套沃尔沃质量标准、一套研发技术体系、一套管理考核标准的前提和原则下,实现本土化研发、本土化生产、本地化销售的目标,全面提升沃尔沃汽车的全球竞争力。我们未来的格局是瑞典托斯兰德和比利时根特工厂主要服务全球成熟市场,中国工厂主要服务中国和中国周边新兴国家市场。”
沃尔沃汽车公司全球董事长李书福表示:“我和董事会其他成员,对雅各布先生、全球管理层和沃尔沃全体员工在过去几个月取得的工作成绩表示非常满意,我们现在已经制定出中国这样至关重要的市场的发展战略,在欧洲和美国市场今年的开局也非常良好,现在是我们行动的时候了。”
与国内其他汽车企业相比,其实李书福还有一句更自信的表白:别人都是在被动地单纯追求技术,而我们却可以直接从“人”的需求出发,“不求更大,只求更好”。
李书福的变化
因为收购沃尔沃,外界摇身一变称呼李书福为“舒服哥”。这位出身江浙的草根企业家自此对造车开始了彻头彻尾的理念转变,这种转变直接带来吉利的转型。
吉利现有平台能够产生世界级大企业家吗?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国之所以缺少大企业家,不是因为缺少经验,而是企业家们缺少失败的教训。
其实,李书福的创业之路并不平坦。
1989年,李书福花6万块钱买了一辆深圳产的中华轿车,一番“庖丁解牛”后开始造车。“我一不偷、二不抢,每天从早晨6点半工作到晚上11点,辛辛苦苦办企业,为什么别人总嘲笑我?”坊间曾有故事流传,因为造车初期背负巨大压力,落魄时期的李书福酒后竟嚎啕大哭。但李书福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如果没有坚定的意志,吉利不可能拿到国家造车“准生证”。
1999年,原国务院前副总理曾培炎视察吉利,李书福率性直言,“请允许民营企业大胆尝试,允许民营企业做轿车梦,几十亿的投资我们不要国家一分钱,不向银行贷一分钱,一切代价民营企业自负,不要国家承担风险,请国家给我们一次失败的机会吧!”
据说,曾培炎静静地听着他说完,最后说了一句话,“我不反对你们造车。”正是这句话,让李书福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更坚定了造车的意志。
遍访全球花费李书福极大的精力和时间,他在北欧停留下来,自从接手沃尔沃,他拜访的人上至国王下至贫民,李书福从他们身上汲取精华,运用在自己事业中。东西方思想和文化的撞击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深刻思想受到企业员工的一致认同。
沃尔沃副总裁奥乐·埃克森说,“给李书福董事长1小时,他能提出20多个新鲜的想法,其中有很多非常好的、非常专业的建议。我期待他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沃尔沃方面来”。
沃尔沃提供给李书福一个全新的平台,沃尔沃“北欧设计、全球豪华品牌”的传统和“安全、低调、高品位”的核心理念对他本人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和改变。
天时地利
中国成为沃尔沃的第二本土市场,其消费前景惊人。
国内汽车消费市场已经进入了快速增长期。据测算,目前,市场每千人汽车保有量平均是将近150辆,日本是将近600辆,美国是突破800。到去年9月底,国内汽车保有量8500万辆,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不仅比美日要低,还低于世界汽车的平均水平,1000人62辆,具有很大增长空间。
国内汽车消费潜力释放具备了强大的基础,用经济学指标衡量,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居民基本生活下降,舒适型消费上升,汽车大额消费就快速进入家庭。去年我国人均GDP已经在4000美元左右,“十二五”期间可能要突破5000美元。在这个期间将要开始跨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这样居民消费结构将面临重大的调整和升级,耐用消费品,舒适型消费品保持较快的增长。汽车消费将增加重要的助推器。
按照有关方面的保守测算,今后10年按照6%这样一个保守值测算,在2015年到2020年间,国内汽车年销量将超过3000万辆,如果我们赶上世界千人保有量按照150辆测算,国内的保有量将超过两亿。
在国民收入持续增长和工业化城市化的推动下,国内汽车消费蕴藏巨大的刚性需求,如此之大的市场,孕育出基于中国本土的世界级的汽车企业会是谁呢?
沃尔沃推动吉利发生着巨大变化,但沃尔沃和吉利终究有条巨大鸿沟。沃尔沃虽归吉利所有,但她更属于世界!(本报记者 苏利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