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公车改革的好消息不断传来。财政部近日根据《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出台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预算决算管理办法》,从预算决算关口加强对公务用车的管理;5日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则强调,2011年(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等支出原则上零增长,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北京媒体报道,监察部有关领导在列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时表示:今年要清理公车,“对公车第一步要规范,规范公车的编制,规范其使用范围,严禁公车私用,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推进公共用车的改革。”
记者认为,这一系列信号印证了党和政府进行公车改革的巨大决心,显示了公车改革将逐步深入推进的大势以及在民意大潮下的不可逆转性。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沉寂多年的公车改革此轮终于挂上挡了。然而,公车改革要想真正前行,还要执行者脚下真给油才行。
当前,公车改革的第一大难点就是如何依法做到公车信息公开,让人民知道准确的公车数量以及政府在公车运行上到底花了多少钱。此前,曾经有很多媒体报道过国内公车每年采购和运行的天价成本,但是一直未能得到权威部门数据的回应。这直接导致两个结果:一是公众舆论对模糊估算的公车数量和天价数据宁可信其有;二是公车改革的“原点坐标”没搞清楚,这样一来,改革目标就容易长时间局限在不增加这种模糊的初级目标上,难以精确地实现大比例削减的最终目的。
北京媒体近日报道,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表示,向社会公开公车数量不是难事。北京将在3月底得出去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的情况,并进行审计,由此掌握党政机关的各方面开支。届时,北京市的公务用车数量便可向社会公布了。将通过“谁申请向谁公开”的方式实现透明化。记者认为,北京市的做法符合民意期待,也给其他部门公车数量和运行成本公开化、透明化带了个好头。北京市治理交通拥堵综合措施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再增加公务用车指标。但是以网民和群众的呼声和本轮公务车改革的方向衡量,这应当只是北京市公车改革的“最低标准”。下一步,应当明确北京目前的公务车保有数量,并顺应全国公务车改革的大方向,继续降低北京市公车配备的标准和公车的总数量。
财政部公布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预算决算管理办法》也指出: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在审核批复本级各部门年度决算、汇总编制本级和本地区部门决算时,应当统计汇总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增减变动和预算执行情况,并就有关情况作出说明。记者认为,这将从制度层面促进公车相关数据的公开和透明,让公车改革的“原点坐标”逐步变得清晰。
公车改革的第二个难点就是如何在执行关节实施有效监督。目前,各地都有自己的高招,有的统一贴上公务用车的标示,有的要给公车安装GPS等。记者认为,监督公车使用一个宏观的精神就是加大引入外部监督的力度,并严格控制监督成本。原因不难理解,虽然GPS这种高科技手段可以在技术层面实现精准监督,但是在制度层面,如果依然是公车使用者自己监督自己,再好的高科技也可能“哑火”。还要考虑到一部GPS和一个不干胶公务车贴的价格相差万倍,公车本身如果已经花了10元钱,还要再追加5元钱用于监督,这明显是一种“高成本车改”,推广空间显然不大。而公车“付费私用”如果缺乏公车改革力度的同步加大,就容易沦为对公车滥用的妥协和退让,更不是良策、长久之策。
综合看,公车改革是精细化管理、科学管理的系统工程,技术核心方向是合理压缩公务车全流程的各项开支,政策核心方向则是以公车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作风转变,公车数量和支出费用公开则是改革深入进行的大前提。明确这些,公车改革才能挂挡给油,真正开起来。(记者 南辰)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