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推动公车改革 问责不能缺位

2011年03月30日 13:58 来源:河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3月25日,从国务院召开的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传出消息,今年将开展公务用车专项治理,抓紧研究推进中央国家机关公车管理使用改革,今年拿出改革方案,在一些部门试行。

  之前,一些地方试水公车货币化改革,引发不少争议,因此,即将推出的中央机关公车改革方案无疑给广大群众以新的期待。

  从1994年中办、国办就联合颁发《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以来,公车治理已走过17个年头,这期间,公车改革的推进步伐,可谓异常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公车改革是政府部门的一场自我革命,改革者同时也是被改革者,如此角色的尴尬,使得政府部门在推动公车改革时难以摆脱利益羁绊,真正予以推进落实。

  而这次有明显不同,从之前温家宝总理“应该管得住、必须管得住”的表态中,我们看到了推动新一轮公车改革的决心所在,接下来,就是如何把这种决心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力了。

  公车改革具体该怎么改?这看似复杂,其实和其他行政改革一样,关键不外乎三点。前两点,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交流时已提到了,一是公开透明,二是民主监督。虽然温总理只是寥寥数语,其中却有着丰富的内涵。

  所谓公开透明,一方面,公车消费的具体金额、公车的详细情况和数字理当向社会公开。关于公车的数字,一直以来是笔糊涂账,但这一情况将出现改观,财政部已表示,今年将公开中央财政“三公”支出,北京市也表示要公开公车数量,这样的改革是公众所乐见的。希望“三公”支出能让公众看得懂,能细化到每一笔用度,每一分钱,公开公车数量应成为固定的制度。

  公开透明的另一层含义是,公车使用特殊的标志,便于公众识别和监督。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公车车牌和社会车牌混杂在一起,导致民众根本无从监督公车的使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叶青建议所有公车使用绿色车牌,便于公众监督。

  所谓民主监督,包含两方面,一是人大作为法定监督机构,应当切实履行起责任。公车消费之所以没能控制住,说到底,还是预算对相关行政部门的资金约束太宽松了,把好预算关,扎紧钱袋子,这是遏制公车消费的根本所在。二是应当鼓励社会监督,让媒体积极介入,创造条件让普通民众参与公车监督的工作,我们不妨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例如日本建立了民间行政观察员制度,紧盯政府的公款消费,这种让社会监督摆脱业余和分散,走向专业化和组织化的做法无疑有事半功倍之效。

  在公开透明、民主监督之后,有效问责则是第三个关键点。公车之所以屡禁不止,且越禁越多,造成惊人浪费,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鲜有官员因此受到严厉惩戒。公车从采购到管理、使用,固然需要建立科学的制度,但制度再科学,若不设置不得触碰的高压线,恐怕其效果也不能保证。过去,在公车治理中,问责一直是块短板,希望在未来的公车专项治理和新一轮改革中,打破法不责众的僵局,让问责动真格,公车改革才能顺利推进,并确保成效。

  (新京)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吕思言】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