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起全市非居住区停车价格的调整,对缓解交通拥堵起到了积极作用。昨日,北京市交通委、市交管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发改委四个部门联合发布数据,随着停车费调整满1个月,全市监测路段小客车流量环比3月下降了12%,工作日高峰时段也改善至“轻度拥堵”等级。
五环内每天少堵20分钟
4月下旬,有关部门通过对积水潭桥下、月坛南桥辅路等35条位于一类地区的路段内小客车流量监测分析,流量下降的路段有29条,平均降幅达12%。
“按照以往经验,每年4月份起交通流量开始增加,而随着停车费价格调整后,本月车流量不增反降。”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介绍,随着车流下降,三环内工作日高峰时段平均交通指数下降为6.4,处于“中度拥堵”,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3%。“目前,五环内每日拥堵时间为45分钟,而3月每日拥堵时间为1小时05分钟。三环内每日拥堵时间为2小时45分钟,比上月减少35分钟。”
五环内路网运行速度有所提高,工作日早高峰(7时至9时)路网平均速度为25.5公里/小时,比去年同期提高了9.5%;工作日晚高峰(17时至19时)路网平均速度为24.9公里/小时,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2.7%,环比提高了3.7%。
调整区停车位周转率提高
除了高峰期出行客流有所缓解外,停车价格的调整也让车主在停车时更加“惜时如金”。据专业停车单位统计,停车价格调整后,一类地区路外地上停车场每车位平均停放车辆数下降22%,二类地区下降21%,三类地区下降10%。重点区域监测结果显示,路内停车场使用情况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停车价格调整后,全天无明显变化,但早高峰期间每车位平均停放车辆数降低12%,停车位利用率下降23%。
另外,涉及5个区的12个停车场、895个占道(含立交桥下)停车位的电子收费,一个月内通过手持POS机实现了有效消费记录4万余车次,交易金额22.3万元。
北京交研中心对2400人进行的出行调查显示,有18%的受访者选择地下车库等低收费区域停车,有37%的受访者选择小区周边和不收费的地方停车。其余29%的受访者选择采用其他的交通方式,其中选择轨道和地面公交的达63%,选择出租车的为15%,拼车的为18%。
占道费直接进入“国库”
对于此前媒体质疑的停车占道费去向,昨日,市交通委运输局停车处处长潘波解释,所有费用最终都直接进入“国库”,用于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项目中。“按照流程,各区县停车管理部门定期核定区域内占道停车位数量后,委托各停车场根据这些数据定期到银行缴纳占道费,不经过任何部门任何人。”
据其介绍,2010年本市对13个重点地区进行停车位调整时,结合实际需求和部分区域周边公共停车场开放的情况,取消了部分占道停车位,因此占道费用也随之下降。而一类区域每日每车位35元的占道费,主要是考虑停车经营企业利用公共资源进行经营。
单位停车位错时开放
近期,市政府槐柏树街办公区的110个停车位等将率先实行错时开放,供周边居民夜间停车使用。“新建停车楼需要过渡期,最大化的利用现有资源是缓解居民停车难的有效措施之一。”潘波说,西城区已确定6家单位错时开放停车资源,朝阳和海淀两个区也正在调研。
市交通委表示将会同各有关部门、各区县制定停车示范街区建设标准,由各区县制定示范街区试点方案,城六区建设停车示范街区不少于20处,郊区县不少于5处。
商业、景点等特殊区域内停车位等情况也在调研中,收费等细节有望进一步调整。运送生活必需品(如鲜活农产品)等货运车辆,各区县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优化政策和实施办法。赵莹莹 J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