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天价车位"引热议 政协委员建议取消停车费限价(2)

2011年08月16日 17:1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珠江新城车位两个月涨12万

  ■记者调查

  珠江新城璟晖华庭业主梁小姐前年入住该小区,去年下半年,小区开发商抽签卖固定停车位,梁小姐抽中了一个地下车位,价格是28万元。梁小姐说:“这个价格对于我们来说简直就是惊喜!”

  车位拍卖结束后两个月,梁小姐就接到了好几个中介的电话。“有人问我卖不卖,还有人问买不买,40万一个车位。”梁小姐“当时就震惊”了,“没想到车位比房子升值还快!”

  据统计,广州市60%左右的私家车夜间没有固定停车位。广州市在“十一五”期间民用汽车量从77万辆增长到161万辆,翻了一番。统计数据显示,平均每天就有超过700辆车上牌,而且私人机动车占总数的83%。在每年新增车辆20多万台的情况下,每年的新增固定车位只有5万多个。这意味着,新增车辆和新增车位的速度比高达4∶1,广州车位将“越来越紧缺”。

  广州市中心城区的停车难矛盾非常突出。全市70%以上的车辆集中在老八区,私人小汽车近75%集中在老八区。老城区原有建筑物配建车位不足。据了解,目前正在制定的《关于广州市停车场建设与管理条例(草案)》规定,新住宅每百平米要配建一个车位。不过,这一规定是不是来得太迟了呢?

  ■争论

  有市民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停车难”根本上是规划问题

  “停车费贵了,停车一样难”

  “广州中心区的小区停车位月保早就超过400元了,有的小区高达1200元,停车不还是难吗?”围绕广州“停车难”问题,记者昨日将曹志伟委员的意见和建议转交给一些市民,有车主对曹委员的建议提出不同意见:“停车难不是提高停车费就能解决的,别老是一说解决停车难就想到提高收费。”

  车主杨先生认为,“停车难”问题虽有经济原因,但根本上还是规划的问题:城市规划对于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预计不足,导致停车场和路网规划的严重滞后;早期建设的楼盘对于地下停车场没有强制性规定,新增汽车无固定停车位,中心城区尤其严重;地下停车场开发成本较高,开发商缺乏积极性,而公共停车场需占用大量土地资源,政府财政不愿意买单。

  杨先生说,他对曹委员的观点有不同意见:

  第一,兴建地下停车场,本身是住宅配套,属于开发商应尽的义务,而且其开发成本在停车位的价格上已经有所体现。而且,现在中心区住宅停车位并不便宜,一些小区停车位价格甚至超过了楼房均价。

  第二,架空层停车位在规划上已经过时。架空层车位对应住宅比率较低,无法大幅增加停车位数量。且架空层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应属于全体业主所有,不得出售牟利。此外,停在架空层的车辆,在小区内部行驶,违背人车分流原则,增加了小区居民出行的隐患。

  第三,停车位和车位的价格,早已市场化。特别是中心城区,绝大多数停车位月保收费早已超过400元。以海珠区叠彩园为例,每月的室内月保费就高达1200元,但停车一样很难。

  第四,完全限制私家车发展,不可取也不可能。首先,中心城区房价太高,人群挤出效应,导致越来越多市民居住于郊区,而公共交通配套不足,导致住得远的人不得不买车代步。其次,城市家庭生活对于汽车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汽车时代已经到来,政府应考虑用疏导的办法,而不是强行阻截。

  合富辉煌市场研究部首席分析师黎文江也认为,停车难首先是规划的问题。“小区规划固定车位和住宅套数的比率不足1:1,多数是两三户人家才一个车位,肯定无法满足需求。”黎文江说,他认为在停车位不足的情况下,小区停车位应该全部“只租不售”,这样对全体居民来说才公平。否则稀缺的车位一旦进入市场,就避免不了价格被炒作的命运。(曾妮 黄勇浩 薛小群)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赵婕】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