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中国车市是豪华车博弈的战场。
作为世界普及型豪车的代表,奥迪、宝马、奔驰三大品牌发展迅猛。今年上半年,奥迪在中国市场的累计销量为14.1万辆,增长了28%;宝马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共销售BMW和MINI汽车12万余辆,同比增长60.8%,刷新了宝马在中国市场上的新纪录;奔驰上半年在中国大陆地区交付超过9.5万辆,同比增长59%。从汽车销量来看,奥迪仍是中国豪车界老大,宝马迎头赶进的势态令人刮目,而奔驰与前两大豪车相比,差距仍在拉大。
在国内豪华车俏销的今天,奔驰缘何在全球第一大市场难敌奥迪、宝马,而长期屈居老三的地位?不少业界人士认为,主要原因如下:
价格波动幅度大
品牌信誉口碑差
为了促销,汽车生产厂家和经销商们推出一些购车优惠活动,本是无可非议的。但纵观车市,没有哪一家著名品牌汽车的降价会像奔驰一样疯狂。打开百度,输入“奔驰优惠”,别说三五万元的优惠,有些车型最高优惠竟然能达到10多万元。比如以舒适著称的奔驰E300L 3.0 AT时尚型2010款轿车,定价67.5万元,而4S店售价仅仅55.5万元,足足优惠了12万元;而较便宜的奔驰c级轿车,定价为35万元,却还有7万元可优惠。而定价为48万元左右的E 200,则在去年就直降10万元,38万元就能提车走人。
疯狂的降价固然能吸人眼球,闹猛一时,但却是最蹩脚的营销招数,弊大于利的后果难以描述。试问一款豪华轿车,价格优惠达到20%,那些近期按原价购买了该款车的消费者会如何想?那些仍然在观望的消费者又会如何想?肯定会对汽车的品质产生怀疑,肯定会对价格的水分有想法,肯定会对品牌的尊严度不信赖。奔驰的售价如此地朝三暮四,上下波动,又有谁还敢轻易问津呢?
整车质量问题多 用户投诉不重视
俗话说得好,“坐奔驰,开宝马,”奔驰一直都是舒适的代名词。
但事实却并非完全如此。笔者浏览网络和报刊,奔驰用户的投诉比比皆是。奔驰在整车质量和售后服务上没有给国内消费者带来应有的“舒适感”。相反,奔驰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在整车质量和售后服务上的投诉却一直不断,“老牛拖大奔” 、“铁锤砸奔驰” ,奔驰车主讨说法的事件屡见不鲜。在汽车投诉网上,奔驰中国的投诉解决率为71.67%。而在最能体现企业投诉处理好坏的QT分值上,奔驰中国仅有47.83%的分,不仅排在众多豪车后面,甚至比大部分自主品牌的得分都要低。
在宁波北仑做家电生意的柯先生购买奔驰E300L仅仅三天,车子就出现挂不上挡的情况,去4S店修理后,原以为问题已解决,哪想之后的第13天,同样的问题又出现了10多遍,柯先生说,因为车子出现问题,接连耽误了好几笔生意。作为一款豪车三天就出现质量问题,这对奔驰“惟有最好”的品牌理念来说无疑是一种讽刺。
无独有偶,同是浙江的来先生在浙江华策杭州南山路店买了一辆进口的奔驰GLK300,车子还没开出4S店,他就发现有一把钥匙不对劲。来先生说,4S店共给了他四把钥匙,两把是遥控的,两把是机械的,机械的作为应急钥匙是插在遥控钥匙里的,结果他发现其中一把机械钥匙根本没用。后来询问4S店,才发现竟然是4S店将钥匙搞错了。对这关乎消费者安全的事件4S店丝毫不重视,仅仅换车了事,这让来先生对奔驰4S店的服务失望透顶。
诸如此类的事件层出不穷,作为豪华车代表的奔驰却拿不出与其名号和档次相匹配的质量与服务,这又如何能让众多的消费者信服和满意呢?
产品阵线太过长 诸多车型无特色
奔驰旗下的产品有A级、B级、C级、E级、S级、G级、R级、V级、CL级、GL级、SL级、Smart等近二十个不同产品序列,车型多达上百款,产品的差异性是德系三大高档车阵营中最强的。但如今人们一提起奔驰,想到的往往是S级轿车,而奔驰名下的其他车型都难以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据了解,奔驰曾希望通过产品的多元化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但事至如今,过长的产品线,纷繁的差异化产品,既要自成体系且不互相干扰,又要实现品牌管理的统一性,难度可想而知。而近期,奔驰又计划在三年内推出17个新车型,这对于品牌的统一管理无疑将更加难上加难。
相比之下,其竞争对手奥迪和宝马在华的品牌战略无疑是成功的。奥迪作为中国销量第一的豪华车,旗下车型不多,但每一款却都能让人印象深刻。而宝马的系列轿车则更是深入人心。他们都没有推出过多的车型,产品线也并非很长,但却是基本上能做到推出一款成功一款,如奥迪的A4L、A6L及Q5,宝马的3系、5系、7系轿车及X系越野车等,都能在充分展现自身品牌形象的同时,大大拓展品牌的新客户群,增添品牌的经济创收能力。
营销无新意,车型无特色,价格无章法,投诉无保障,名誉不珍惜,这应该是奔驰品牌近年来在国内市场最大的失误。
奔驰,如欲争当豪车“老大”,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本报实习生 陆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