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汽车频道

入世10年 李书福:“没有入世,就没有吉利”

2011年12月06日 08: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入世10年李书福:“没有入世,就没有吉利”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编者按:201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满十年。在中国刚刚加入WTO的时候,许多人也许并未意识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除了给世贸组织带来积极影响外,也给世界贸易带来巨大变化。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从今日起,中新网财经中心将推出系列稿件,从中国企业“走出去”、民企发展增速、跨国公司在华十年变迁等角度,为读者解析入世十年中国的经济如何飞速跨越式发展,及展望未来十年如何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迈向新的征程。

  中新网12月6日电(汽车频道 陈鑫)2001年11月10日,中国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消息一经传出,举国欢腾,然而中国汽车产业从业者却陷入了无尽的担忧:整车进口关税的汽车零部件关税的下调,进口配额的全部开放等等,入世协议中一切与汽车相关的条款,都意味着本土企业将在外资强大的技术和资金围剿下,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出乎意料的是,加入世贸组织并没有给中国汽车工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反而引领了中国汽车行业的“黄金十年”。入世十年间,中国汽车产销量从2001年的200多万辆,增至2010年的1800万辆,年均增幅22.4%;汽车产业的累计固定资产投资,从5000亿元增至近20000亿元,汽车产值、出口额大体也增长了十倍。毫不夸张地说,汽车产业由最令人担忧的产业,变成最令人振奋的产业。更重要的是,伴随着汽车市场的逐步开放,自主创新渐成主流。十年间,涌现了吉利、奇瑞、比亚迪等一大批新兴自主品牌车企。

  “没有入世,就没有吉利”

  1999年,主管工业的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到台州调研,专程去吉利视察。李书福当面请命:“请允许民营企业大胆尝试,允许民营企业家做轿车梦。”然而,2001年9月国家经贸委颁布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依然没有“吉利”的名字。

  2001年11月9日,有关部门突然增发一批汽车许可公告,吉利“豪情”赫然在目,吉利拿到汽车准生证,并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巧合的是,这一天恰好是中国加入WTO的前夜。第二天,中国在多哈会议上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没有入世,就没有吉利。”李书福一直认为吉利是中国加入WTO的最大受益者。“吉利全托了WTO的福。” 李书福情真意切:“因为加入WTO了,国家才同意吉利生产汽车,吉利汽车才有可能走遍全世界,才可以在全球市场自由发挥,自由竞争。”

  入世后的第一阶段中国汽车业处于犹豫起步阶段,汽车准入的政策门槛才刚刚放开,很少人能预判十后中国汽车消费如此火爆。

  然而,这一阶段,李书福发出了“像卖西瓜一样卖汽车”的“豪言壮语”,就这样撞进了跨国公司林立的中国汽车市场。低质、低价是当时吉利生产的汽车的代名词之一。在当时进口关税极高、跨国车企生产成本较高、中国汽车售价较高的年代,李书福这一招确实另辟蹊径,迅速实现其在汽车业的原始积累。

  吉利从“价格取胜”转向“技术领先”

  2007年起,吉利宣布全面进入战略转型期。战略转型的核心就是从“价格取胜”战略转向“技术领先”战略,实现从“成本领先”向“品牌创新”转变,从“低价取胜”向“技术领先、品质领先、客户满意、全面领先”转变,从“以效益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从“企业利益高于一切”向“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转变。

  新的战略构想十分清晰。不仅要成本领先,还要在技术、人才、质量、服务上全面领先;不光要生产经济型车,还要有中高档车;不仅有轿车,还要有SUV、MPV……不变的是,用来切割“市场蛋糕”的利刃,依然是自主创新。

  “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曾经是吉利最具吸引力的口号。如今,从战略转型的目标出发,吉利提出了新愿景:“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吉利汽车追求的卖点将不再是低价,而是高附加值。

  吉利最终决定转型,依据的是李书福的一个判断:“总是造两三万元的车是没有前途的。”李书福当时认为,5年之内汽车产业总体格局会发生大变革,如果5年时间吉利不能成为比较强的企业,就会被淘汰。

  2007年5月,负责销售的副总裁刘金良感叹:“蓦然回首,突然发现吉利没有4万元以下的车了!”

  事实证明李书福的判断是正确的。随着进入WTO,中国国内的合资车企价格不断下移,一方面源于国产化率提高,另一方面也归功于汽车零部件等进口关税下降,自主品牌们不再可能依靠低价一招吃天下了!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陈鑫】
    ----- 汽车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