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三包修改稿多项条款依然存在争议
历经7年坎坷路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俗称汽车“三包”)今年已进入第八个年头,继去年发布意见稿征求意见、召开听证会后,上月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第二次征求意见稿(下称二稿),再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与一稿相比,多项条款的修改虽明确向消费者靠拢,但仍被指力度不够。
新京报联合汽车之家,面向消费者、厂商、经销商、媒体等各界展开了大范围调查,在为期5天的调查时间内线上共收到过万份问卷回复。据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于“三包”及退换货期限延长的条款修改并不买账,增加的第三方鉴定机构也并不被看好。同时对于悬而未决的折旧费等争议问题,消费者和厂商、经销商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立场。
三包期限只延长公里数“缺乏进步”
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将三包有效期限从2年或行驶4万公里延长至不低于2年或5万公里,你认为进步大吗?
点评:消费者对于第二次征求意见稿中三包有效期的延长并不买账,有93%的消费者觉得此项改动进步不大。
折旧费用支付问题上针锋相对
点评:有86%的消费者认为汽车在按“三包”政策更换或退货时不应该支付折旧费用,而62%的厂商和经销商认为消费者应当支付合理的折旧费用。
第二次意见稿指出,按照“三包”政策规定更换或者退货的,消费者应当支付因使用该车所产生的合理使用补偿,你认为应当支付吗?
第三方鉴定机构受到质疑
第二次意见稿提出,国家质检总局可以组织建立家用汽车产品三包责任争议处理专家库;经争议双方同意,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有关机构可以选择专家参与调解工作。你认为这是否很好地解决了公正可靠问题?
点评:对于第三方机构的公正性,消费者、厂商和经销商都表示质疑,仅有15%的消费者和11%的厂商/经销商相信第三方鉴定可以解决公正性的问题。绝大多数消费者和厂商对第三方鉴定机构的公正性持否定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