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村商标之争现“反转” 老字号品牌需携手维护
近日炒得火热的稻香村商标争夺大戏又有了新的进展。记者27日从苏州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获悉,9月26日下午18点,北京苏稻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下称北稻)和苏州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下称苏稻)律师从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拿到了《民事裁定书》,裁定解除该院在9月22日作出的“停止北京苏稻和苏州稻香村在几大电商平台销售带有‘稻香村’字样的产品”的裁定,且此次裁定立即开始执行,即使北京稻香村申请复议也不影响苏稻的销售行为。这意味着,苏稻逃过了在即将到来的十一、中秋销售旺季,无法在各大电商平台销售产品的噩运。
9月22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根据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申请作出行为保全裁定,责令北京苏稻、苏州稻香村立即停止在稻香村月饼、稻香村糕点上使用“稻香村”商业标识。由于正值月饼销售旺季,苏稻立即启动了复议措施,请求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依法撤销2017年9月22日作出的(2015)京知民初字第1606号诉讼中做出的行为保全裁定,同时向法院提供了6000万元作为反担保。
苏稻有关负责人表示,苏稻积极开拓线上分销渠道,经过多年积累,在天猫、京东等自营平台连续四年名列中式糕点行业销售第一位。在天猫平台销售的月饼中,苏州稻香村的市场份额占比较高,连续几年销售总量、单品销量排名第一,随着9月22日裁定的作出,部分产品已经被强制下架,苏州稻香村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目前苏州稻香村正在和天猫等电商平台紧急协商,争取尽快恢复销售。”该负责人说。
资料显示,稻香村字号和商业标识最早创立于1773年创于苏州观前街,北京稻香村始建于1895年,由苏州稻香村的伙计来到北京后创立,是京城生产经营南味食品的第一家。但北京稻香村在1926年因战乱倒闭。现在的北京稻香村是1983年为解决就业重新成立的。经过近30多年的发展成为京城糕点行业代表性企业。
记者了解到,苏稻拥有稻香村的商标品类是1982年申请,并被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的第30类3006组群,核定使用商品是糕点、月饼;北稻后来注册的商标是3007组群,范围包括饺子、包子、粽子、年糕、元宵。此后,苏州稻香村在2003年3月1号到2006年6月30号,和2008年1月22号到12月30号,两次授权北京稻香村在糕点上使用稻香村商标,两方当时签订了商标合同。
2010年,北京东城工商分局与相关部门建议企业注册冠以地域前置的“北京稻香村”商标,最终北稻2015年成功注册“北京稻香村”商标。这在整个商标注册史上都是罕见的,因为按照相关法规,如此近似商标几无可能注册下来,这也为今后的商标之争埋下了隐患。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2005年前,两家稻香村交集不多,苏稻主要在南方市场,而北稻则深耕北京,得以和谐共处。此次北稻向南稻发难,很大原因是因为旧有市场地域格局逐渐被打破,以及双方在线上渠道的竞争。
资料显示,目前苏州稻香村在全国已拥有九家分公司,七大现代化食品生产加工中心,销售范围面向全国,有近500家专卖专营店,并以每年近百家的速度增长。近三年销售增长保持在30%以上,电商渠道的销售占比逐年提高,目前已近30%,并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而目前北京稻香村,在北京昌平有一家生产工厂。销售市场主要以北京为中心的区域,拥有270余家连锁店,600余个经销专柜,除了经营糕点,其门下连锁店如同小超市还经营各类其他品牌食品,在北京当地颇受欢迎,电商平台起步较晚。
专家表示,很多老字号品牌都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一直内耗下去,不仅有损老字号品牌的声誉,也不利用企业长期发展。规范发展是必由之路,希望商标争议双方能够避免不正当竞争、恶性竞争,共同携手发展“稻香村”这个品牌,做大做强中华老字号。(王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