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低迷矿价仍坚挺 三大矿山试图调高市场预期——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成交低迷矿价仍坚挺 三大矿山试图调高市场预期

2010年10月27日 10:15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无论市场需求如何变化,也无论有没有成交量,在港口的铁矿石报价依旧可以保持‘坚挺’。”天津港区一位贸易商在电话里说。这位贸易商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这样的报价似乎失去了原本意义。

  这位贸易商和很多贸易商一样,不报价,等有意愿的钢厂出价,可以做,就成交。但是客户大多还是选择观望。实际上,在国家限产政策席卷国内多个省份导致全国粗钢产量下滑后,铁矿石价格丝毫未受影响。据联合金属网统计显示,近一周内63 .5印粉外盘报价一直维持在158美元至160美元/干吨高位。

  “铁矿石价格维持高位,最受益的应该是三大矿山。”联合金属网矿石频道分析师徐光剑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他预计,从整体需求来看,如果政策没有大的变化,铁矿石价格有可能在12月份还会冲高。而这正是三大矿山试图要调高市场预期,为明年矿石涨价做准备。

  矿石价格坚挺但成交低迷

  “前期九月份受节能减排影响,钢厂判断矿石可能会跌,因此一段时间钢厂都没有采货,但是这一轮的节能减排矿石价格没有降,反而是往上走,因此一部分钢厂开始补充库存,加上钢价企稳回升,最终又把市场炒了起来。”华北地区一家国营钢企原料采购部门负责人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告诉记者,尽管目前情况已经有所缓解,但是这段时间恰好赶上当地雨季,目前在澳大利亚西岸装港情况不太好,从而导致澳矿资源到货较少,因此也拉高了铁矿石外盘价格。据了解,印度矿情况也不乐观,据印度贸易部上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9月铁矿石出口量下滑至303万吨,为自2008年10月以来的最大降幅,且出口量为自2007年4月以来最低。“价格冲到了160美元以后,就没有人愿意接盘了。”徐光剑告诉记者。随着央行调息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打压了钢厂的采购积极性,也加剧了商家的恐慌心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铁矿石报价和现货价格,已经高于三大矿山确定的四季度矿石协议价。

  海运市场方面,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周一上涨0 .77%或21个点,至2748点,连续第二个交易日上涨。26日巴西图巴朗至青岛运费为31.531美元/吨;西澳至青岛运费为12.100美元/吨。

  钢铁或迎来第二次“限产潮”

  前期刮来的“限产潮”仍在继续。“近期河北再次召集钢企开会,第二轮限产限电又将展开。”河北唐山地区一位民营钢厂老板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据消息人士称,河北唐山很多钢厂都接到了通知,主要还是集中在迁安地区,包括鑫达、建源、荣信、德龙、鼎新。

  记者了解到,国庆长假结束后,山东、河南及安徽等省市相继传出限电限产声音。其中山东济南地区部分钢厂自10月15日起每月停产7天,3个月累计停产20天,减产幅度普遍在30%,个别达50%。据联合金属网调查,河南地区钢厂已经接到限电45%的通知,当地主导钢厂安阳钢铁已停产两座400立方米高炉“这也加剧铁矿石市场悲观预期。”徐光剑表示,第二次限产风潮的信号,可能使钢材产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矿石需求和价格。

  针对目前钢材市场情况,罗冰生在日前举行的中国钢铁原燃料市场高峰论坛上判断,在四季度钢材产量仍不会出现大幅回升。受到政策环境和经济影响,在钢材销售不旺的情况下,与去年相比,今年铁矿石进口量回落已成定局。

  或成三大矿山明年涨价筹码

  徐光剑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在市场需求有明显下降预期的情况下,矿石价格仍然可维持高位。一方面原因是,我国钢产量仍处于高水平,对矿石依旧有很大的刚性需求。另一方面,三大矿山在矿石市场高度垄断的地位,可以通过调节供应量,拉高海运费等方式拉涨矿石价格。他表示,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三大矿山四季度已经下调了矿石价格,势必要对明年一季度的价格进行“补涨”。目前现货指数价格坚挺,正是三大矿山试图调高市场预期,为明年矿石涨价做准备。他预计,从整体需求来看,如果政策没有大的变化,铁矿石价格有可能在12月份还会冲高。

  对于矿石定价模式之争似乎仍在博弈中。据了解,目前三大矿山中,必和必拓急于推进定价方式的演进,从目前的指数定价转到完全现货定价,再到期货价格。而力拓的态度则较为“温和”,不出头而是看其他公司如何定价再采取跟进态度。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则倾向于极力维护目前的指数定价模式。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尽管态度有差别,但是三大矿山在根本问题上是统一的,那就是把价格抬高,并获取高额利润。(杨烨 李俊义)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