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变 稳健不等于从紧

2011年01月01日 09:2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资料图片)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资料图片)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型创造六大机遇 既要抑通胀又要防经济出现较大波动

   告别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2010年,人们对2011年的中国经济充满期待。2011年,中国经济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走势?将面临哪些考验?我们该采取哪些对策?就此,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倾听他们对经济形势的分析。

  经济增长动力仍然存在

  问: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强劲,经济运行回归到了正常的增长轨道;同时也面临着通货膨胀、热钱炒作等风险和挑战,您对中国经济未来的趋势有何看法?

  辜胜阻:展望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结构调整所创造的六大机遇,将支撑我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创造强劲增长动力。

  一是人口城镇化创造巨大内需,拉动经济可持续增长。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主要创造需求,未来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将会引爆中国巨大的内需,为我国创造巨大消费市场和投资空间。

  二是发展低碳化创造绿色经济产业革命新机遇。绿色经济及新能源产业将引发全球第四次产业革命。我国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为企业创造巨大投资空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产业高端化会促进企业价值链升级。

  四是企业信息化会大大提升经营效益。

  五是经济服务化将拓展市场发展新空间。伴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未来经济逐渐迈向服务化。以商贸、旅游等为代表的消费性服务业,以金融、保险、物流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和以教育、医疗、社保等为代表的公共服务业等,将为企业拓展发展空间。

  六是经营国际化为企业带来“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双重机遇。

  “稳健政策”不等于从紧

  问: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增长有何影响?

  郭田勇: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走向稳健,主要是考虑到经济已经开始企稳回升,同时通胀问题日益严重,货币政策需要进行适度的调整,其最大意义在于货币政策正式告别金融危机的影响而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以保增长为重中之重的危机政策开始让位于以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为基本要义的常态管理。

  不过,货币政策的稳健并不同于从紧的货币政策,稳健更多的是相对于今年货币政策而言的紧,属于相对水平,而在绝对水平上,货币政策依然需要灵活多变地支持经济增长。就我国目前而言,虽然存在通货膨胀压力,但是经济并未过热。

  此外,2011年的货币政策存在着一个较难的拿捏度,一方面需要抑制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又不能阻碍经济的发展。我认为,未来加息工具的运用还存在着较大空间,通过价格型工具的使用方可打开数量型工具作用发挥的空间。

  上行风险大于下行风险

  问:2011年经济需要重点关注哪些问题?

  巴曙松:2011年中国经济上行风险大于下行风险,宏观政策应避免对下行风险的过度反应。明年中国经济的最大风险是全球流动性宽松下的通胀和资产泡沫。因此,宏观政策的重点应该是防控通胀上升和资产泡沫。通常,政府在评估经济形势的时候,习惯把经济下行的风险估计大一点,而把经济上行的风险估计少一点,这种传统思维本身就是风险所在。

  我认为2011年全年的通胀水平会比较高,在4%—5%之间;上半年因为翘尾因素,通胀压力会大于下半年。

  因此,从目前的趋势看,如果没有重大的自然灾害,则预计明年全年通胀高点可能主要集中在上半年,货币紧缩、加息以及人民币升值等政策也将主要集中在这一时间窗口。

  辜胜阻:一要处理好房地产调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既要有效遏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又要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减弱经济增长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二要处理好收入分配改革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既要提高劳动者收入,又要防止短期内企业生产成本增长过快影响企业发展。三要处理好基础性产品价格改革与物价调控之间的关系,既要利用资源价格改革引导企业节能减排,又要运用财政政策提高低收入者物价承受能力。四要处理好人民币汇率改革与出口企业生存发展之间的关系,既要利用人民币汇率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又要切实关注出口企业生存状况,为其提供调整过渡期。五要处理好货币政策与其它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既要积极稳定物价、管理好通胀预期,又要防止经济出现较大波动。(记者 叶晓楠)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