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瞭望》:中国如何追赶超越美国

2011年01月04日 15:48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无论是回首历史,还是展望未来,在世界200多个国家或地区中,真正有资格能够追赶并超越美国的国家,只有中国

  “赶超美国”一直是毛泽东为我们提出的“中国梦”或“强国梦”。50年前他在党的八大预备会议上首次提出用五十年、六十年的时间赶上并超过美国的战略设想:“中国要赶上世界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就是美国。美国只有一亿七千万人口,我国人口比它多几倍,资源也丰富,气候条件跟它差不多,赶上是可能的。应不应该赶上呢?完全应该。假如我们再有五十年(指2006年)、六十年(指2016年)就完全应该超过它。”

  为什么中国要赶超美国?中国有什么资格、有什么条件可以赶超美国?对此毛泽东作了解释:“这是一种责任。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子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所以,超过美国,不仅有可能,而且完全有必要,完全应该。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中华民族就对不起全世界各民族,我们对人类的贡献就不大。”

  “赶超美国”的“强国梦”

  当时毛泽东并不晓得GDP等经济指标,也不晓得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实际差距,他采用了当时普遍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钢产量指标,1955年中国只有400多万吨钢,而美国已经达到了1亿吨,相当于中国的20多倍。毛泽东介绍,美国在60多年前钢产量也只有400万吨,因此他设想中国花五十年、六十年赶上并超过美国的钢产量目标,而不是经济总量指标和其他指标。

  当时(指1955年),中国总人口已经突破6亿人,美国只有1.9亿人,中国比美国多出4亿多人,而美国的GDP相当于中国的5.8倍。但是很可惜的是,一年之后(指1957年)毛泽东去苏联访问,受到了赫鲁晓夫提出用15年超过美国主要工业产品总产量的影响,将原定五十、六十年的设想改为十五年“超英赶美”的设想。为此,毛泽东回国之后发动了“大跃进”,很快就惨遭失败。但是毛泽东的这一强国之梦仍然是伟大的,还是可以提前实现的。到了1993年中国钢产量超过美国,但居日本之后,为世界第二位。

  我把毛泽东的“强国梦”称之为中国的大战略,由此将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作为一个后发的社会主义的人口大国的追赶目标和超越对象。这里毛泽东暗含了一个很重要的假定:在世界上众多的大国中,真正有资格、有能力超过美国的唯一国家就是中国。

  这里,毛泽东有三条重要理由:一是国土面积与美国大致相当,这就意味着主要资源总量与美国比较接近,如果能够高效率地开发利用,就会成为追赶和超越美国的自然资源基础;二是中国比美国人口多得多,这就意味着一旦中国人民人力资本水平大幅度上升,就会成为追赶和超越美国的人力资源基础;三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这就意味着美国的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最优越的制度,而中国的制度又比美国更优越,如果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就会成为追赶和超越美国的制度基础。

  从历史上看,1957年苏联的赫鲁晓夫曾提出这一目标,但是它并不具备人力资源优势,1991年苏联解体,也随之丧失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日本追赶美国,但始终无法超越美国,因为它并不具备这三个优势;从未来看,即使2030年之后的印度,其总人口超过了中国,但是它仍然不具备其他两个优势,它同样无法超越美国。无论是回首历史还是展望未来,的确在世界上200多个国家或地区中,真正有资格能够追赶并超越美国的只有中国。“赶超美国”是毛泽东的强国之梦,又是后来人逐渐付诸实践不断实现的。

  从现代国家发展生命周期角度看,毛泽东时代是这一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即初步成长期和工业化初期,他还不可能实现这一梦想,但是却为中国建立了比较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进入了世界前十位经济大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这一生命周期第二阶段,即迅速崛起期和工业化加速期,明显地加快了对美国的经济追赶和技术追赶,但是直到苏联解体的90年代初,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差距仍相当悬殊,美国成为独一无二的超级霸权;进入21世纪,党中央及时作出了准确的重要判断:“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