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份CPI涨幅超出市场预期,使得人们对2010年最后一个月物价的走势高度关注。
日前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1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9%,在连续四个月上升后首度回落,较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与物价指数关系密切的购进价格指数回落显著。本月购进价格指数为66.7%,比上月回落6.8个百分点。
接受本报采访的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告诉记者:“12月购进价格指数有所回落,但是仍然在较高的位置运行,显示前期政府采取的一系列稳定物价的宏观调控措施,已经发挥一定的作用。”
PMI分项指数中的购进价格指数与PPI关系密切,它的波动最终可能会传导至CPI,2010年12月份这一指数的回落,对于减缓当前物价上涨的压力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发布的分析报告指出,国家稳定物价的政策措施初见成效,价格水平有所回落,但后期压力依然较大。
唐建伟表示,当前我们也看到一些不利的发展趋势,2010年11月份CPI中非食品价格出现“跳涨”,此前11月份CPI中非食品价格同比涨幅一直维持在1.6%左右,11月份突然上涨1.9%,这也是11月份CPI涨幅超出市场预期的一个主要原因。如果这种趋势延续的话,再加上近两个星期由于节日的临近和天气因素,基于前期加强农产品流通领域管理已经回落的农产品价格又开始回升。这两个因素叠加起来,预计2011年一季度物价涨幅会比较大。“总的来看,物价上涨的压力仍然是目前经济宏观调控面临的一大压力。”唐建伟称。
虽然当年12月份PMI有所回落,但是仍在50关口以上运行的PMI并没有使得市场产生担忧的情绪。“中国经济正在逐渐回归需求拉动、市场机制导向下的常态增长,为2011年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发布的分析报告如是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认为:“当年12月份PMI指数较上月降低1.3个百分点,其中新订单指数下降比较明显,值得关注。11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长率较上月略有提高,出口和投资增长率明显提高,从这些情况看,未来经济下行趋势不会很明显。”
“PMI显示目前经济仍保持平稳增长。”唐建伟告诉记者。他认为,PMI指数在连续4个月上升后有所回落,但是回落的幅度并不太大。从分项指数来看,新订单指数和生产指数虽然都有所回落,但是幅度都不太大,而且只是一个月的回落。预计2011年开年,PMI的表现应该不错,有增长的态势。
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教授郑超愚认为,当年12月PMI的回落,既有季节性国内需求降温的因素,也是国家主动调控的结果。这一观点得到许多专家的认同。近期货币政策工具频频动用,给实体经济带来了影响。唐建伟表示,2010年我国已经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加息。近期货币政策回归稳健,在实体经济领域产生一种预期,包括生产和采购等方面都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预期下调。
同时,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需求和供给。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指出,结构优化取得初步成效。主要体现在国家着力倡导的主要产业发展较快,并且较为稳定。装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等主导产业,其PMI指数全年平均水平均达到55%以上,明显高于制造业整体平均水平。
当前,我们也看到PMI诸多分项指数中反映出一些新的问题。从业人员指数下降,显示出部分地区出现劳动力紧张现象。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指出,该指数下降主要原因是临近年底,企业务工人员陆续返乡。目前,已有部分受调查的企业反映“劳动力紧张”。“从业指数波动幅度与季节性有关,总的来看,应该还是结构性的因素。”唐建伟告诉记者。
数据显示,2010年1至12月,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平均为52.8%,已从2009年平均水平50%以下低谷中走出,恢复性上升势头明显。出口呈现恢复性上升,而升势依然不稳。但从后期来看,我国出口上升态势依然不稳。一是从2010年新出口订单指数来看,虽然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波动性较为明显;二是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经济前景依然不十分明朗,国际间的贸易争端不断加剧。
唐建伟认为12月份出口订单波动不是太大。预计2011年进出口的增幅比2010年低,有所回落,而且幅度会比较大。因为市场普遍预期今年世界经济增速比2010年低,从需求来看2011年比2010年要弱。另外一个因素是,2010年进出口的增速创出历史新高,因此基数较高。此外,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也可能会使中国贸易条件恶化。
综合其他经济数据来看,工业增加值、投资增速均保持在较高水平,价格水平回落显著,这都体现出我国经济基本面中向好的因素未减,我国经济仍有望在今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庞东梅
参与互动(0) | 【编辑:曹文萱】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