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时评:慈善事业不在姓“官”姓“民”

2011年01月14日 09:18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日,壹基金在深圳市民政局成功注册为公募基金会,这意味民间公益基金首次有了独立法人身份,可以公开募款,从事慈善事业。用创始人李连杰的话说,闯荡江湖多年,终于给自己的“孩儿”上了“户口”。

  壹基金“上户口”可谓一波三折,来之不易。壹基金一直挂靠在红十字会下,四个月前李连杰还曾一声叹息,坦言壹基金面临夭折的困境。如今借深圳开展基金会管理试点探索的机会,壹基金终于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可以说,壹基金用“巧劲”为民间慈善“户籍改革”打通“任督二脉”,是中国民间慈善体制的一次重要突破。在原有“公募基金必须找到官方单位挂靠”的现实语境下,民间慈善机构的生存空间十分有限。民间慈善机构在夹缝中,要么挂靠,账目不能自主,项目无法独立运作,要么注册成商业公司,承担着高额税负,艰难前行。如今政府降低了门槛,壹基金堂堂正正地成了正规军,破冰道路虽既阻且长,但前行的步子已经迈开。

  很显然,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公益,且社会并不缺少热爱公益的民众,只是中间缺乏方便、有效的渠道和机制。壹基金身份的破冰,让更多想要从事公益事业的有识之士看到了希望。如果有更多像壹基金一样的民间慈善机构成长壮大,无疑将是对民间慈善事业的巨大促进。

  当然,民间公募基金“落户”不能一哄而上,民间公益慈善事业的“户籍制度改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谁能“落户”、“落户”之后谁来监督,这些问题都需要反复探讨验证。目前,《慈善法》还在酝酿之中,民间公募基金的管理架构、项目审批程序和资金监管机制还有待完善,需要通过专业审查、舆论监督等方式来保障基金会廉洁运作。

  慈善,更深的根基在民间。其实对于公众来说,募集机构姓“官”也好,姓“民”也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把百姓的银子花到实处、用对地方、过程公开透明,这才是对慈善最好的诠释。

  靳 秒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