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包小包,辗转于火车站、汽车站之间;挈妇将雏,通宵排队于大卖场、售票点窗前。不一样的口音,一样的期待,切切守候,只为圆一个回家的梦想。这便是中国式春运场景。
19日是春运第一天,8点22分,上海铁路局发送春运首趟临时旅客列车,981名旅客搭乘由上海开往安徽阜阳方向的L8356次临客踏上返乡之路。这趟临客的大多数旅客是从安徽到上海的务工人员,干净、宽敞的车厢让今年的回家之路舒心、轻松了很多。
民工汪吉说,加开临客票好买多了,“我是在代售点买的票,两分钟不到就买到了。”
“以前的临客人挤人,过道甚至厕所都站得满满的,接口水喝都难。这趟车干净又不拥挤,舒服多了。”回蚌埠老家的邢广周说。
这趟临客是利用上海至景德镇的旅客列车到站后的间隙时间“套跑”的。为增加运能,L8356次列车将7节卧铺车厢改为散座发售。坐在卧铺改成的硬座上,旅客牛桂周说:“这个座位靠背宽,比硬座还舒服。”
变化已然发生,可喜!但铁路运力不足与需求旺盛的矛盾仍在,还有许多运力紧张方向的旅客,回家的路仍然充满艰辛与无奈。据有关部门测算,今年春运的40天中,全国将有28.53亿人次乘坐不同交通工具回家过年,再次刷新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年度人口“大迁徙”记录。作为相对经济、安全的交通方式,铁路运输是农民工回家的首选。
在铁路运能紧张一时难以彻底解决的当下,能不能有更多、更积极的作为,让进城务工人员感觉到,社会各方在齐心合力、千方百计让他们顺利地回家?
如今,进城打工的二代农民工越来越多,他们不仅仅看重收入水平的提高,更希望获得城市对他们的肯定和尊重。一首农民工演唱的《春天里》,唱出了他们在霓虹闪烁的都市里生活的艰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了让他们顺利回家,社会能做的不仅仅是“一张票”,更要让他们感受到冬天里的温暖。
比如,有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应该尝试在火车售票大厅实施铁路、公路联合售票,将政府部门的“一门式”服务延伸至春运。
再比如,铁路部门可以和手机运营商联手,在春运期间以免费手机短信的形式向农民工及时发送票源信息,以减少排队“无用功”。有关部门还可以在公交、地铁的广告显示屏上滚动插播即时客票信息,方便旅客合理安排时间。
保障春运需要设身处地考虑问题,需要“众人拾柴”。当各个城市政府把保障农民工回家当作“民生工程”来抓,当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部门把保春运作为一项硬指标来考虑,当企业把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譬如企业包车接送短途的民工)作为一项“留人”的福利待遇,春运图景就一定能多一分理解与和谐、少一分怨气与无奈。
春运,保出行,更要暖人心。(贾远琨、苏文姜)
参与互动(0) | 【编辑: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