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寒冷天气的出现,羽绒服成为各地市场上的“香饽饽”,羽绒制品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商场的羽绒服动辄过千元。但记者在“中国羽绒之乡”广东吴川市调研发现,一件普通羽绒服成本价仅为200多元,但售价却高达乃至超过2000元,羽绒服价格这般“变身”到底该不该
羽绒服价格水涨船高
在吴川市多家羽绒制品工厂,记者近日看到一番奇特的“赶集”景象,工厂的女工和附近居民扎堆在工厂的样板间挑选羽绒服,甚至连模特身上的羽绒服都被“扒”下来,而且,这样的热销已经持续了十几天。
一口气买了三件羽绒服的女工林如美说:“今年羽绒服涨价涨得很厉害,哪里都一样贵,在工厂里才200多元,便宜很多。”
羽绒服热销之风弥漫全国,北京、上海、广州各大商场的羽绒制品热销之势使得羽绒价格纷纷看涨,众多网购网站也将羽绒服作为主打产品,价格压力之下,杭州街头定做羽绒服的廉价小店甚至出现“连样衣都卖光了”的情景。
湛江紫荆羽绒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文坚说,从羽绒服市场看,“只要是牌子有点档次的羽绒服,价格基本都在1000元以上,少有低价位的羽绒服,而羽绒被等家纺类产品更高,三五千元是常事。”
2010年12月24日在吴川市中心大卖场开张的“百如森”羽绒制品直营店赚了个盆满钵满。百如森羽绒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呈鹏说:“铺面月租4000多元一个月,但15天不到营业额就达到80多万元,几天就收回成本。”
那么,全国“涨”声一片的羽绒服到底成本价是多少?谢呈鹏指着一件标价13800元的羽绒服说:“做工加用料大约500元,但这是个特例,一般羽绒服就200多元。”
谢呈鹏仔细算了一笔账:按各项成本计算,一件羽绒服需200克羽绒(含绒量80%至90%),成本约50元,工资成本约60元,布料约70元,包装税收约20元,加上其他因素,共计约230元。
涨得合理还是虚高?
一件成本仅为200多元的羽绒服如何“扶摇直上”、标价过千?这样的涨价应不应该?业内人士指出,这个冬季羽绒服涨价有其合理因素存在,首要原因就是来自原材料价格的翻倍回升。
陈文坚说,按羽绒行业常用的基价(以每绒点·公斤为单位计价,绒点指单位含绒量),今年的羽绒基价从三四角钱涨到一块四角左右。现在含绒量90%的羽绒价格从每公斤100元左右涨到280元至300元,上涨幅度超过170%,羽绒服生产成本也相应增加。
其次,由于劳动力、辅料等生产成本增加,羽绒服涨价也是必然之势。谢呈鹏说:“今年的加工费用增加了一倍,以前平均下来一件羽绒服的加工费为30元左右,现在涨到了60元”。陈文坚指出,拉链、布料、毛料价格都在上涨,人力、水电成本涨了70%至80%,综合起来全部成本增加至少是70%。
但是,业内人士指出,羽绒服此番涨价的确掺有“水分”,其中之一就是对“千年极寒”异常气候的炒作。陈文坚说,羽绒服销售受天气影响很大,寒冬大赚暖冬易亏。“前段时间‘千年极寒’的概念被炒得很疯,不管这个概念是不是羽绒行业炒出来的,可以肯定的是,‘千年极寒’大面积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
此外,谢呈鹏指出,营销环节的加价事实上比生产环节更大,赚取了利益大头。“标价1000元的衣服,按八折出售,成本占250元,品牌赚250元,经销商赚300元,从出厂到市场,衣服的价格至少要翻3倍。”
暴利该不该管一管?
由于今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异常寒冷,内蒙古出现零下40多摄氏度的极寒天气,贵州、湖南等地区出现了冰冻灾害,具有保暖功能的羽绒服市场供不应求,虽然价格走高,但是消费者只能认“宰”。那么,羽绒制品是否存在暴利,有关部门是否该介入。
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秘书长江列华指出,类似事情并不少见,茅台酒一瓶卖到一两千元,阿迪达斯的鞋子那么贵,真正的成本价是多少,该卖多少没人说得清。目前在我们国家,只要不是国家限价的产品,都属于市场自主调节定价范围,行政力量不应轻易干预。
“相对高端的产品可能都存在这样的现象,羽绒服可以划归到这一类产品当中。定价的一个因素是生产成本,但是很多时候品牌的附加值对价格的决定因素大大超越了生产成本。”他说。
另外,江列华指出,羽绒服涨价不仅利用了“千年极寒”的概念,而且也利用了消费者盲目追高的消费心理。“消费者往往会觉得,到了某一个价位的商品才是上了档次。其实,消费者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消费理念,注重产品的制作工艺和生产用料,以及对个人生活的实际应用价值,不要盲目追求价格的虚高。”
扬州鸭鸭羽绒服专卖店总经理刘容宇说,近段时间客流量下降了20%左右,因为价格走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由于羽绒服是功能性产品,受天气影响很大,加之很容易找到替代品,因此,虽然羽绒服价格持续走高,但业内人士指出,羽绒服的价格会在市场调节下回到合理价位。
参与互动(0) | 【编辑: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