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极端天气威胁世界经济复苏 专家:粮食危机或重演

2011年01月28日 09:44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席卷全球的严寒、干旱、洪灾等极端天气已经对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形成了较大的威胁。专家警告称,如果全球食品价格随着其他主要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一些地区可能重演2008年的全球粮食危机情景

  这个冬天,严寒、干旱、洪灾等极端天气在南北半球轮番上演,甚至扎堆出现。

  在南半球,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连降暴雨,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与此同时,在北半球,欧洲、美洲、亚洲等地多国大雪纷飞,交通大面积瘫痪。

  中国也未能幸免于“难”,从今年1月1日开始,多轮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席卷中国南方大部;在北方地区,河南、山东等地旱情严重,已严重地影响到了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

  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天气研究计划负责人阿斯拉尔说,根据该机构电脑模拟研究预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今后极端天气现象的发生将更为频繁,强度更大,影响地区更广。

  极端天气肆虐已经对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形成了较大的威胁。专家警告称,如果全球食品价格随着其他主要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一些地区可能重演2008年的全球粮食危机情景。

  寒流瑟瑟袭多国

  近段时间以来,欧洲多个国家遭遇强降雪和低温天气。连日强降雪导致欧洲北部、中部和东部多国陷入严寒。波兰去年11月30日晚遭遇寒流,气温骤降至零下20摄氏度左右。东部城市比亚韦斯托克当晚最低气温降至零下26摄氏度。瑞典中部城市小海达尔去年12月2日夜间最低气温低至零下29.6摄氏度。德国和波兰的莱茵河和奥德河流域,积雪融化导致河水泛滥,仅韦尔特海姆一地便有450间房屋、上千人受影响。

  继欧洲多国连降暴雪之后,极端天气又在美国和中东等地区出现,给各国交通系统造成很大混乱。美国纽约市在短短3周内迎来了3场暴风雪,受此影响陆空交通濒临瘫痪。康涅狄格州东部、罗得岛,直至麻省积雪最厚达45厘米。

  近日,寒潮天气席卷了亚洲大部分地区。据媒体报道,东北亚的日本、韩国连降大雪,电力告急;印度面对寒潮猝不及防,至少116人被冻死;俄罗斯东北部地区气温最低可能降至零下60摄氏度。

  据俄新网报道,俄罗斯雅库特水文气象和环境监测局人士1月11日表示,俄东北部的雅库特东部和中部出现严寒天气,白天气温降至零下52摄氏度,夜间气温降至零下56摄氏度。而受来自北极东部地区的反气旋的影响,雅库特很快还会降温,“夜间温度可能降低到零下60摄氏度。”

  由于连日来的持续低温,韩国用电量创历史新高。截至当地时间1月10日白天,韩国全国的用电量达到7184万千瓦,仅过3天(1月7日用电7142万千瓦)就再次刷新纪录。

  1月10日当天,韩国全境的剩余电力为407万千瓦,仅占电力生产总量的5.7%。报道指出,韩国平时保持10%至20%的剩余电力,今年入冬以来降至历史最低的6%左右。如果剩余电力比率降至6%以下,部分地区就可能会发生停电或限电的现象。

  日本气象厅称,受强冷空气影响,1月11日是日本今冬最冷的一天。东京都早晨的最低气温为零下0.5摄氏度,大阪也降至零下1.5摄氏度,而北海道更是降至零下20摄氏度。

  据雅虎新闻网报道,持续3周的寒冷天气侵袭印度,到1月11日已经造成至少116人死亡。报道指出,由于大雾弥漫,北方邦超过30趟列车被迫取消,北方邦首府勒克瑙主要机场的几乎全部航班都被迫延迟。

  澳大利亚损失惨重

  自去年12月25日起,受热带低压“塔莎”影响,澳大利亚连降暴雨,形成了澳50年来最严重的洪灾。1月13日,澳大利亚第三大城市、昆士兰州首府布里斯班遭遇洪峰过境,水位高达4.46米。目前洪水已经导致至少31人死亡。布里斯班50个郊区的11700户家庭及6000家公司被淹没,另有14000间房屋遭破坏。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22日报道,澳大利亚第三大城市布里斯班1月21日又遭洪水侵袭,布里斯班河水位再次暴涨,淹没了部分郊区。许多民宅和商家被淹,数以千计的居民被迫从家中转移,有超过90人失踪。

  无情的洪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退去之后,目前正在向维多利亚州西北方向流动,使多个城镇受到威胁,很多民众已经撤离家园,严阵以待,抗击200年来不遇的洪灾。

  澳大利亚财长斯万表示,澳东岸的洪水已造成经济损失约192亿美元,是有史以来最惨重的一次自然灾害。

  由于灾情严重,经济学家预期这将严重影响澳大利亚经济。据英国广播公司1月21日报道,经济学家估计近期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和维多利亚州的洪灾将导致煤炭出口生产损失最少30亿澳元(约合195亿元人民币)。澳洲银行表示重建工作还需要300亿澳元(约合1300亿元人民币)。澳央行官员表示,这场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将接近130亿美元,是最悲观预期的两倍。

  随着对昆州洪灾损失的评估,初步估计有价值2.25亿澳元的蔬果被毁,而随之进行的大规模灾后重建将导致通胀压力,澳储行在3月加息的可能性加大。

  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大的炼焦煤出口国,占全球出口量的近三分之二。据澳大利亚农业、资源经济和科学局1月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昆州水灾将导致3月之前的煤炭出口减少1650万吨,造成的损失估计高达25亿澳元。此外,在截至6月底的财政年,主要供作出口的农产品如水果、蔬菜和棉花等也将蒙受5亿澳元的损失。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超过九成的煤矿产量和出口受到水灾影响,炼钢用的煤价将从水灾前的每吨225澳元(约合人民币1470元)暴涨到每吨500澳元(约合人民币3266元)。

  澳大利亚同时也是小麦和大麦主产国,1月和2月通常是澳大利亚小麦收割的季节,大量的雨水将造成小麦的减产。2010年,澳大利亚小麦产量是2250万公吨,其中1450万公吨用于出口,大约占全球市场小麦出口份额的11%。“据预测,洪水将造成澳大利亚小麦减产一半。”

  此外,农业为昆士兰州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其中,畜牧业以肉牛和绵羊饲养为主。昆士兰州洪灾使得畜牧业受损、道路交通受阻,这些都将导致原材料成本的上涨以及流通成本的增加,最终促使雪地靴、绵羊油等消费品价格出现上涨。

  洪灾考验巴西新政府

  极端天气今年年初也侵袭了“金砖四国”的巴西。

  一场从1月10日晚持续到11日的特大暴雨袭击了巴西东南部,暴雨强度为巴西历史上罕见,引发了大面积的洪水及泥石流。

  据美国媒体报道,巴西里约热内卢州政府当地时间1月23日发布消息称,该州近日发生的特大洪水与泥石流灾害,已经造成809人死亡。其中新弗里堡市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至少有391人遇难。

  里约热内卢州政府当地时间1月21日曾发布官方数字称,仍有401人下落不明,估计大部分人已经遇难,因此预计死亡人数可能上升到1000人以上。

  里约工业联盟调查访问山区278家企业后得出结论,当地工业因泥石流和洪灾受到重创,经济损失估计达1.5亿元巴西币(约合8900万美元),至少需要1年才能复苏。

  水灾给巴西新政府的应对能力提出了考验。据了解,暴雨和水灾的发生,距新总统罗塞夫就职不到10天。

  巴西是拉美最大经济体,也是“金砖四国”中十分活跃的一员,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举世瞩目,何以在水灾面前不堪一击?

  据当地媒体介绍称,巴西虽然经济发展迅速,但各地发展水平不均衡,不但富州与穷州、城市与乡村间如此,大城市附近也被贫民窟所包围,在那些贫困的地区,基础设施落后,抗灾能力薄弱。据巴西太空署的气象专家曾介绍称,全巴西存在水灾、泥石流高危险情的地方有500处以上,居住人口超过500万,另有300处低洼易淹没的危险地区。

  不仅如此,巴西的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环境、尤其牺牲热带雨林为代价的。巴西官方数字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巴西热带雨林每年减少约3万平方公里,这势必造成气候的变化,异常天气的增多,并加剧水土流失,增大了泥石流发生率。

  1月17日,巴西联邦政府宣布,将由联邦科技部领衔,在未来4年内建立“全国自然灾害预防警戒系统”,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异常灾害警戒机制,以期减少灾害损失。但此举尚不涉及最关键的基础设施建设、危险地区人口迁徙和环境保护,在两次大型运动会筹备期间,如何平衡赛场建设和防灾建设的需要,将是巴西新一届政府最头痛的难题。

  中国也未能幸免

  同为“金砖四国”的中国,在这场席卷全球的极端天气中未能“独善其身”。

  据相关部门统计,2010年10月以来,河南、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安徽、陕西等省降水量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二至九成,土壤失墒严重,部分冬麦区发生旱情。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全国作物受旱面积6039万亩,其中重旱898万亩,全国有220万人、273万头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事实上,不单单是干旱作祟,在国内的其他地区,除了我国北方多省遭遇旱情外,黄渤海海冰警报已经拉响,南方冻雨天气仍在持续。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1月26日起,淮河以南大部地区将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此轮天气过程强度和影响时间均不及上次。1月30日起,南方气温将开始回升。气象专家认为,此轮雨雪天气从强度和时间长度上都将不及16日至21日的天气过程,将于1月29日明显减弱。

  北方大面积地区的连续干旱已开始加剧人们对粮价攀升的担忧,担心两年前北方干旱致使粮价飙升现象再度重演。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北方的干旱有可能会导致冬小麦价格的上涨,进而影响到CPI数据。“未来粮价的持续上涨可能会引领小麦等其他产品价格上涨,从而相互叠加,产生放大效应,将增大未来通胀压力。”

  申银万国认为,受干旱和低温雨雪天气影响,石油和煤等原材料价格最近明显上涨,预计今年前两个月CPI涨幅将达到5%左右。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李明亮说,由于一些国家干旱,粮食减产,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此外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特别是原油价格上涨,都直接影响到了包括农产品在内的生产成本的增加。

  不过,尽管目前山东、河南等国内主要产粮区遭遇严重干旱,但由于目前小麦的生长周期对水量要求并不大,具体是否会对产量产生影响还有待观察。

  农业部小麦专家组副组长、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表示,旱情对小麦越冬尚未造成严重影响,总体苗情好于去年。不过他同时警告称,随着春季温度回升,小麦生长快、变化大,任何一项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都将对最终产量造成严重影响,在这个时期,如果抗旱措施跟不上,将给小麦生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此外,目前受洪灾等极端天气影响的巴西与澳大利亚地区都是铁矿石生产大国。中国是澳大利亚最主要煤炭进口国,因此澳大利亚洪灾造成的煤炭价格上涨可能导致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量下滑。

  而极端天气已造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虽然暂时并不构成对我国商品价格直接的“输入性通胀”,但专家警告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恶化中国通胀。”

  记者 阮修星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