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岁首,不少职场人在没有找到下一个工作单位的情况下,仍然向原单位提出辞职
最近,一则热播的手机广告在不少职场白领们中流传:广告中的一位女主角毅然放弃了看起来不错的工作,选择去欧洲自由地旅行。
而在春节前后,这则广告的现实版却越来越多。不少有个性的职场人,在没有找到下一个工作单位的情况下,决然地向原单位提出辞职,这种行为用一个专有的名词来表达就是“裸辞”。
据了解,每年的12月份到次年的2月份是职场中跳槽的“高峰期”,大约有60%~70%的人才流动均发生在这一时段。伴随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加入“裸辞”大军,“裸辞”也继“裸捐”、“裸婚”之后成为职场中的流行词。
“裸辞”缘于寻找幸福感
在职场的论坛上,关于“裸辞”的话题,有人说“裸辞”是重压之下的性情之举,有人说是身心俱疲后的自我解脱,也有人说是遭遇工作瓶颈后的突围战,还有人甚至认为是一种不计后果的冲动行为……
张鹏经过几年拼搏,现在已是公司的部门主管,管理一个团队,不仅肩负部门考核指标,带团队、谈业务、做培训等,家里还要买房装修。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都超过12个小时,尽管如此,部门的年终考核指标却没完成。“生活工作压力比较大,这样下去毫无成就感,我要把工作抛开,出去旅游,好好休息一下。”现在他已经辞职,并订好了去柬埔寨的机票。
虽然每个月的收入上万,但在张鹏看来,工作是为了让自己更加快乐,可眼下的工作并没有让他感到快乐,甚至觉得失去了奋斗的目标,非常痛苦,于是他毅然选择放弃工作,出去放松一段时间。
收入高能力强的人辞职是为了寻找幸福感,迫于生计的人为何也要选择“裸辞”?杨续伟目前在北京一个出租屋内“闭关”,虽然他刚工作2年,但也“时髦”了一把,选择了“裸辞”。“在以前的单位工作,我基本上学不到什么东西,每天按部就班,简直就是在浪费生命。”他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是一家事业单位,由于体制、机制、观念老化,单位的效益不好,员工们的积极性也不高,基本上处于人浮于事的状态。“收入倒不是我最关心的问题,我考虑的是未来的发展,能力能不能得到提升。如果长期在这种温水中,我担心会慢慢失去活力。”
辞职后,他全身心投入到2011年的CPA考试(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小杨表示,要想在审计这行中找到一份好工作,做出点成绩来必须要通过CPA考试,只有注册会计师才有审计的资格。“但这个考试的准备过程非常累人,难度也比较大,对我来说很有挑战。只有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前途。”
他对记者表示,辞职之后有了奋斗的目标,在奋斗的过程中似乎又找回了久违的幸福感。
“裸辞”的背后是缺乏职场规划
“裸辞”现象普遍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开始重视自己内心深处的快乐和追求,而不只局限于薪水、职位等因素。有调查发现,目前的裸辞群体多为职场女性和初入职场的“80后”、“90后”。
在采访中,不少就业专家表示,职场中出现的“裸辞”现象,不少人是为了体现自我的价值,追求一种工作与生活相互融合的全新方式。“裸辞”不是不可以,但最好能有一个明确的职业方向和职业规划,从而使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位外企人事部门主管告诉记者,在他招聘的过程中,面对很大一部分职场新人,当问到为何会离开上一份工作时,他们的答案就是不喜欢那份工作了。在不少职场招聘主管看来,“裸辞”频发暴露的其实是目前年轻人缺乏职业规划与对自身价值的迷茫。
“很多大学毕业生工作一年后才发现自己真的不适合做专业内工作。或者刚刚认清自己想干什么。工作后再跳槽用人单位就会考虑你上一份的工作经验,这种情况下,‘他们’为了能进入自己想干的行业,只能选择裸辞。”该主管表示。
他个人认为“裸辞”者职业脉络会由此中断,担心这样非理性的选择很“不职业”。如果这段履历上的“空白期”太久,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不利。
社会学家夏学銮则认为,很多年轻人的价值观有些迷茫,在学校时,怀有对社会的美好幻想,一旦走上社会,发现现实风行的标准和学校里有巨大差距,于是发生动摇,宁愿裸辞也要离开自己之前从事的行业。
对待“裸辞”需谨慎
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裸辞”。毕业后工作不久的人如果没有在前一份工作中积累足够的实力,含金量不够,“裸辞”就会增大今后的就业难度,因为企业这时候不再像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时候那样,从储备人才的角度进行招聘,而是从职业人的角度考察人才,考察点更多,要求更高。对于大学生来说,第二次选择存在更大的职业选择风险,是弊大于利的。
中国劳动保障研究所研究员张晓梅对记者介绍,从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角度来说,辞职时还是特别要注意找好下家,因为三个月是再就业的黄金期,过了这个时机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会骤增,如经济压力、家庭压力以及对未来的迷惘与痛苦等。另外,一个习惯了群体和团队生活的人突然间变成“独行侠”,缺少社会活动,容易产生孤独感。“其实工作也是一种社会交往方式,长期不工作,单独一人心理也会发生变化。”
三年以内工作经历的人群“裸辞”主要是受情绪影响,容易存在盲目乐观心理,再加上对就业市场认识不完善、对企业人才需求标准认知不够,辞职之后很容易出现想找个更好的,却发现找到的工作还不如上一份,从而降低期望值,影响求职心理。
专家表示,一般认为具备3个条件的人,才适合“裸辞”:一是经济方面没有太大的压力;二是本身具有良好的就业力;三是已经有良好的职业规划、明确接下来该怎样继续职业道路。年轻人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尽量要认清自己的职业预期,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和职业规划,深度思考自己长远的职业发展,最好在毕业前多实习一些单位,做决定时避免迷茫。
尽管“裸辞”之风在职场中刮起,但不少职业规划人都不提倡“裸辞”,因为中国的就业形势虽然回暖,但总体形势依然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不喜欢之前的工作,也要尽量“骑驴找马”,找好下家再跳槽。否则“裸辞”后很容易成为“裸奔”。记者 车 辉
参与互动(0) | 【编辑:杨威】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