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瞭望》:“十二五”中国外贸政策取向

2011年02月09日 09:43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十二五”时期,我国进出口总额增速将回落到10%~15%之间,预计2015年达到约4.6万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比重提高到12%左右

  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党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对于外贸发展的要求。与以往相比,“十二五”规划建议更加突出对于外贸的结构、质量和效益要求,强调了外贸增长的平衡、协调和可持续性增长。从中长期看,我国外贸面临的主要挑战,不是能不能增长,而是增长能不能持续、能不能实现内外部经济的协调、外贸发展与宏观经济的协调、外贸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

  外贸局势八大特点

  “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贸易格局将迎来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全球经济将转入中低速增长,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将给我国外贸发展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放缓。世界经济将经历供给和需求再平衡过程,增长速度在近中期将比危机前减慢约1个百分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进一步增大。

  贸易自由化将曲折发展。缓慢复苏过程使各国贸易政策自顾性增强,全球贸易摩擦进入新的高发期。但是,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不会逆转,区域经济一体化将继续发展。

  新一轮产业调整竞争激烈。新的全球意义的技术突破和产业进步正在酝酿。新兴经济体通过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吸引人才,承接新的产业转移竞争力增强,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都将更为活跃。

  大宗商品价格可能高位震荡。发展中国家需求的持续扩张、地缘政治和投机因素等将使国际市场大宗资源、能源价格继续高位震荡甚至进一步上扬。

  与此同时,从国内形势看,“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将由4000美元进一步提升。工业化和城镇化将持续推进,内需将不断扩大,既对外贸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也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生产要素成本将集中上涨。要素价格难以反映其稀缺性的现有价格机制需要进一步改革,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影响将始终存在。这些都会推动各种要素成本的上涨,扩大出口的低成本优势将显著弱化。

  劳动力供求状况明显改变。我国人口结构正在变化,“刘易斯转折”进一步显现。沿海地区低端劳动力供给已不再充裕,劳动力密集型出口产业正面临“缺工”的困扰。与此同时,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将生产经营延伸至中高端环节的人力资源基础仍然比较雄厚。

  资源和环境约束进一步增强。国内资源和能源供给偏紧状况将持续。同时,我国节能减排所需要的技术、设备和商品进口需求十分强劲,发展新兴节能环保出口产业有着较大的规模优势和增长空间。

  内外需统筹发展的要求更高。由于我国经济总量迅速提升,融入全球经济的程度日益加深,国内外市场相互影响增强。宏观调控需要更好地统筹内外需,实现内外经济均衡发展。

  五大目标、六大重点

  基于“十二五”面对的新特点,外贸发展的主要目标应当选择:

  进出口保持大体平衡增长。考虑到世界经济贸易增长放慢,“十二五”时期我国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可能回落到10%至15%的区间,到2015年达到约4.6万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比重提高到12%左右。进出口增长应趋于大体平衡,外贸顺差占出口总额比重进一步缩小。

  出口商品结构明显优化。出口商品中技术、研发、深加工含量高的产品显著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由目前31%提高至35%左右。形成一批世界知名品牌。具有自有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增多。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大幅降低。

  企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在优势产业中形成一批具有全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的出口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对进出口商品国际市场定价的影响力增大,在一些重点进出口商品上逐步由价格接受者向价格决定者转变,进出口经济效益显著改善。

  加工贸易产业链持续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从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变,从简单加工装配向精深加工和研发、设计、物流以及其他服务环节延伸。技术先进的中间材料和基础零部件国内制造和供货能力增强。吸纳的较高学历就业人口增加。

  进出口市场格局更加合理。对欧、美、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进出口平稳增长,中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贸易顺差过大问题得到一定缓解。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进出口增幅高于发达国家,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战略重点将集中在六个方面:

  更加注重出口与进口的协调发展。在保持出口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更加重视发挥进口对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形成内外需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鼓励进出口企业由只关注国外市场转变为兼顾国外国内两个市场,实现进出口大体平衡增长。

  更加注重外贸与外资、外经协调发展。通过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WTO框架下的“促贸援助”计划和与受援国更紧密的经贸合作,实现更全面地融入全球经济,促进外贸质量与效益的提升。

  更加注重传统出口产业与新兴产业协调发展。外贸的转型升级要根据市场变化规律循序渐进。努力保持和增强我国在传统出口产业中的竞争力。同时,适应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大力发展新兴出口产业和服务贸易,培育和壮大外贸新优势。

  更加注重各种经营主体协调发展。进一步统一有关政策,促进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保持和发挥各自优势,有序竞争,优胜劣汰,形成内资、外资、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对外贸易共同发展的格局。

  更加注重东部与中西部外贸协调发展。巩固和提升东部沿海地区外贸发展主体地位。推动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沿海地区出口产业的梯度转移。进一步扩大沿边开放,不断提升边境贸易发展水平。

  更加注重与主要经贸伙伴关系的协调发展。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加强多双边经贸合作,推进自由贸易区谈判,推动国际经济体系改革,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化解和减少各种贸易摩擦。

  十大政策取向

  在全球经济贸易形势不出现大的逆转情况下,“十二五”时期我国外贸发展势必坚持以下政策取向:

  保持进出口大体平衡增长。必须由主要关注出口转变为统筹进出口,兼顾内外需。以扩大进口为出口增长创造新的空间。在稳定外需的同时,积极增加我国不具有优势的产品进口,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国家支持外贸发展的各项政策,包括进出口税收政策、贸易融资与保险政策、加工贸易政策等应当基本稳定,结合税收制度改革,形成稳定、合理、科学的出口退税制度。进一步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积极稳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除了一些战略性产业外,不再搞进口替代或全面保护。切实解决扩大进口中存在的各种体制性问题,拓宽进口渠道。继续鼓励有利于我国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环境保护的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零部件进口。帮助中小企业在设备更新改造中更多使用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进一步放开消费品市场,大幅增加有利于改善民生、适应消费结构升级、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各类生活资料进口。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