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大腕”变身创投“伯乐”
投资者以最少投资、最小风险换取最稳定收益,是不变的法则。但现在也有例外,多年来专门投资地产、制造加工等传统行业,且获利颇丰的天亿投资集团,最近新发起了一个基金——不做老本行,而是把目光投向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他们投资的7、8家企业里,甚至有几家都没有进入市场的成型产品。
天亿的眼光,缘何180度大转弯?
靠房地产起家的天亿集团,十多年来先后投资过房产、基建、制造等行业。2010年,业绩不俗的天亿准备再发起一个新基金,但对于投什么,公司管理层有了新想法。“我们是搞房产出身,但现在不适合再做老本行。”天亿投资集团负责人俞熔分析当下情况,认为过热的房地产行业未来前景很难预知;其他传统行业则面临着资源不可再生等约束。前几年天亿投资过医疗健康行业,利润回报倒是不错,这说明,有时“轻资产”行业反而更有前景!
“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海九大高新技术产业”……这些新名词开始进入管理层视野。他们发现有许多初创型科技企业,现在尚看不出苗头,但技术和产品一旦成熟,市场回报不可估量。如果抢在众人之前,投资了现在默默无闻、却可能是未来中国“苹果”、“雅虎”的公司,这才是对投资者眼光和实力的最大肯定。对于初创企业的高风险性,天亿也有充足准备,多年的积累令他们有实力放手一搏。2010年10月,天亿拿到了科技部2000万元的创投引导基金,加上股东出资,专门投资孵化器内科技创业企业的中孵基金应运而生。
三个月来,中孵基金已投资了7、8家科技企业,涉及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领域。作为“天使投资人”,中孵基金不仅出钱,还要出力,事无巨细都要手把手教毫无经验的创业企业。俞熔很有信心,三至五年内会有一、二个项目创造出可观收益。而政府的2000万元,不仅帮天亿分担部分投资风险,也说明天亿的投资转型完全符合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
转型中的天亿并不孤独。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创新基金项目管理部是国家创投引导基金在本市的推荐受理部门。他们的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全市已有36家创投公司获得科技部支持,其中不少都是刚刚从其他行业转向科技创投的“新兵”。平均下来,政府每拿出1元钱,就能带动创投公司拿出5元、甚至10元用于投资科技型中小企业。
对于敢转型、早转型的投资企业来说,新一年里的利好消息将源源不断。市科委正联合相关部门,酝酿多种科技金融方案,通过更完善的风险共担机制,鼓励更多民间资本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聚焦。
转型先要“转眼光”
编者按:天亿投资的“转向”,是个生动的典型。它再次告诉我们:转型先要“转眼光”。
天亿本来是投房地产的,为什么一举投向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因为他们看出了“要素驱动”的“此路不通”,看出了过度依赖资源的产业终究没有大的前程,而创新型企业却如朝阳无疑要冉冉升起。这不但是整个经济的战略走向,也是创投企业要想做好做大的现实抉择。创新转型,是我们整个城市的方向,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着给力的政策和制度保障的,如果我们全社会方方面面都有这个“眼光”,都能这般“转向”,那么上海的转型,合力就要大得多。而在这个合力中,相关企事业单位能否乘势而上,关键在于有没有这个“眼光”,关键在于是否看得清这个大势。
还有一个“眼光问题”,那就是对创新型企业的选择。这类企业起初往往不大,但“苗头”很足,有着不可估量的前途。投资方要看得清这一点,要敢于经风雨、冒风险。不是说,最大的利润来自于最大的风险吗?你现在投资默默无闻的创新企业,有一天才能获得最大回报呀!到了人家长大做强之时,谁还来拜你的门呢?所以,慧眼才能识英雄,从“小”就要“看到大”,这也是一个“眼光”问题呵!
记者 章迪思
参与互动(0) | 【编辑:王晔君】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