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国全年CPI上涨3.3%,虽然没有达到历史最高峰,但是老百姓已经切实感受到其痛,就拿西红柿这种最最普通的菜来说,以前也就两三元一斤, 如今竟然六七元多一斤,无公害的还得十几元一斤。正是在这种生活压力之下,风行了近30年的港人北上购物现象才发生了现实倒挂,变成了深圳人南下香港“打酱油”。
不可否认,珠三角的经济发展与财富增速,固然有目共睹,但珠三角物价的飞涨,不少生活用品价格甚至贵过香港,珠三角主妇连柴米油盐都要到香港采购,恐怕并不能被视作正常的经济现象。
有评论家说,珠三角物价飞涨,不过是近期国内物价上涨的一个缩影,有着相对高收入的香港人都难以忍受这里物价之高,甚至回流香港生活,国内物价的上涨之猛,由此可见一斑。
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便国内物价的上涨的确不乏经济因素,甚至不乏专家预测“中国还须忍受更高物价上涨率”,但是公众能不能“忍得住”比香港还贵的物价,恐怕并不能被无视。一旦生活必需品等物价真的出现大幅上涨,考验的恐怕不仅仅是中国的经济。
港人“北上南下”
光景各不相同
第一次是改革开放之初,香港人进入内地的身份是港商。当时,许多港商利用内地低廉的土地、人工成本和各项优惠政策,通过自己的精心经营,从小老板一跃成为“千万富翁”、“亿万富翁”。
第二次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内地的外资、独资企业进行“高级人才本地化”,大批香港高级人才涌入内地。最初,内地纯外资企业的主管都是外国人,企业出于多方考虑,纷纷从设在香港的亚太地区总部派香港人来管理内地的企业。
第三次是从2000年左右开始的一段时间。中国企业加快向国际靠拢,国企、民企大量引入境外人才。大量香港人从海外回流,然后又从香港北上创业。
第四次是从2008年年初开始,金融危机后,内地由于振兴经济措施得当,经济恢复迅速,发展机会大,大量港人涌进内地就职,部分人士甚至把户口迁往内地。
第五次是从2010年中开始,内地CPI指数一路飙升,港币越来越“不值钱”,港人在内地消费不仅不能出手疏爽,反而感到囊中羞涩,于是纷纷回流香港消费,部分港人甚至回流香港居住。
■新闻链接
香港福利非安全网
回流港人也遇尴尬
来自香港方面的消息称,这次港人“回流”还仅是暗涌而已,没有成为一股潮流。但是,回流港人也遇到不少尴尬。
据本地媒体报道,大部分从内地回流至香港的港人,多数是因为出现经济困难,例如花光积蓄的老年人、不堪重负或者失业无助的打工者等,此外也有因为患病而回到香港的长者,因为可以享受香港的医疗福利,无须在内地再花一大笔钱治病。
“但这些人回港之后普遍都会遇到一个尴尬的局面,你们称这是‘夹心’状况,但我会说他们走上‘绝路’。”香港社区组织协会的一位干事解释,不少在内地遇到困难的香港人,以为回到香港可以依靠政府,但其实香港的福利制度并没有成为安全网。
这位干事所指的,是港府规定港人申请综援前一年期间需居港最少309日,但很多长期在内地居住的香港人一旦回流想申请综援,往往达不到这个要求。因此协会早前协助在广东工作的港人游文辉,将港府告上法庭,最后香港高等法院裁定港府该项规定违法。但日前港府社会福利署发表声明称,将会就高等法院的判决提出上诉。
去年3月份公布的一份香港露宿者调查显示,有35%露宿者是从内地或澳门回流的港人,当中九成从内地回流。“这些回流港人只能住2个月的免费宿舍,也只能从食物银行里面领取6个星期的食物,但他们无法申请综援,最后只能露宿。”
文/记者 马勇
参与互动(0) | 【编辑: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