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生产放心奶粉难道比飞船登月更难?

2011年02月21日 07:4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这说明消费者不仅对国内产品、对民族企业失去了信心,而且对国家标准也失去了信心。”魏荣禄看到大陆客横扫港澳奶粉的消息不禁痛心疾首。作为中国西部乳业发展协会执行副会长,这位78岁的老人在乳品行业已经浸淫了近50年。“消费者的心是经不起一次次蹂躏的啊!中国乳业如果想有大发展,歪门邪道该停止了。”他话音尚未落,“皮革奶”的报道又见诸人前。

  春节前后,内地游客在港澳两地纷纷抢购进口奶粉,以至于当地出现了“奶粉荒”。许多人不禁想起了乳业烙在人们心上的伤痛:6年前的大头娃娃事件,奶粉蛋白质超低无营养;5年前的还原奶事件,奶粉回兑成鲜奶;3年前的结石娃娃事件,奶粉里添加三聚氰胺;1年前的性激素事件。如今,三聚氰胺的阴魂还未散尽,“皮革水解蛋白”又冒出来了——利用皮革下脚料或是动物的皮毛、脏器等,经水解技术而生成一种蛋白粉,将其掺入牛奶或奶粉中可提高蛋白质的含量。

  “牛奶本来是非常好的食物,乳业本来是一个美好的行业,可是在我们这里,它们带给人们的却是可怕的悲剧。生产者的智慧没有表现在将产品做到精益求精上,而是挖空心思弄虚作假,将坑蒙拐骗弄到了极致;监管者也没有把权威使用在保证人们的食品安全上,而是和企业坐在一条板凳上,将标准降低,为企业辩护。这是何等的糟糕?谁能受得了没完没了的折腾?何况乳品又是餐桌上的东西!”魏荣禄说,境外抢奶一事充分说明,消费者已经对中国乳业持唾弃的态度,只要有机会,他们宁愿另作选择。

  有评论指出:如果你还记得三聚氰胺奶粉在这几年里,数次以其顽强的生命力重出江湖,我们就不会对内地游客掀起的澳门抢购奶粉潮感到奇怪。因为,尽管大家对“问题奶粉”担惊害怕、深恶痛绝,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是,企业自检三聚氰胺,已是2010年版《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的关键内容。如此“监管”举措下,妈妈们能放心地给孩子们食用国产奶粉吗?

  有人曾激烈地问魏荣禄:中国人能让原子弹爆炸,也能让飞船登月,却不能让娃娃喝上放心的奶粉,难道一包奶粉的生产比原子弹、登月飞船更难吗?这位老者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只能说:“看到现在的局面,我也感到很难过!”魏荣禄从1952年进入农学院即跟牛打交道,绝没有想到今天的情形。他常常想,有的企业家常常把“小胜靠智,大胜靠德”挂嘴上,还刻成字挂墙上,但是中国乳业真懂这几个字的含义么?

  除了“部分企业无良,有时监管宽纵”外,有专家认为,中国乳业丑闻缠身、问题花样百出的根源还在于资源短缺的瓶颈。相对于中国人庞大且迅速增长的需求,中国奶源的供给始终无从得到突破。中国优良的草场非常有限,且扩大的空间几乎没有。没有那么多牧场,就很难养育足够多的优质奶牛,就很难产足够多的好奶,也就很难有足够多上乘的乳制品。然而,对高质量的乳制品的需求却是与日俱增的。供需矛盾催生了乱象。“高速发展本身挖掘了它自己的坟墓!”

  记者曾问一位本土乳业的负责人:“您常常强调,中国人均乳品消费量与欧美的差距,大约相当于人家的十分之一,如果有一天这个差距真的缩小了,中国人都爱喝牛奶了,我们真有那么多好牛奶供大家喝么?”他笑而不语。实际上,奶源的争夺是中国乳品企业的头等大事,有“得奶源者得天下”的说法,其惨烈程度更是世界少有。

  近日,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在论述管制价格、限制购买与抑制通货膨胀时提到,国家应该放手“洋奶粉”进口,那些疑似三聚氰胺的产品,不需政府发文也会从商场里下架。

  然而,港澳抢奶事件表明,消费者的不信任已经达到如此程度:不仅对国产奶粉不信任,对在大陆销售的进口奶粉似乎也持怀疑态度。一家跨国乳品商的中国区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非常关注此事,消费者怀疑大陆销售的一切乳品的倾向令人震惊。该公司认为,这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不仅进口奶粉的质量是有保证的,而且多数国产奶粉的质量也是有保证的。他们一直反对境外代购和网购奶粉。“代购和网购商品的售后服务是很麻烦的,消费者也要考虑这种风险。”她说,该公司下一步将加强对消费者教育和沟通,努力使“信息对称”,把信心找回来。“当然这很困难,也不是我们一家的事。”

  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几家本土乳品企业,但他们都不愿对此作出回应。政府部门也尚未对港澳抢奶一事发表看法。不过,在日前召开的2011年全国卫生系统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表示,职能部门将继续组织问题乳粉清查清缴工作,加快案件查办进度,认真落实国办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任务。

  对于“皮革奶”,农业部称,2010年抽检生鲜乳样品7406批次,奶站4778批次,运输车2628批次,三聚氰胺全部符合临时管理限量规定,没有检出皮革水解蛋白等违禁添加物质,生鲜乳质量安全状况总体良好。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李元平表示,各地质检部门将严厉打击添加非食用物质违法行为。对于2009年发现的浙江金华一家企业在含乳饮料中添加皮革水解蛋白的违法行为,质检部门已依法进行了严肃处理。

  记者 董 伟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