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就业:走到新的十字路口】继续打工还是自主创业?
——两难抉择开始困扰新生代农民工
“老这样打工不是长久之计”
兔年正月十五,27岁的安徽小伙子王晓磊对于自己春节后将要干什么还是犹豫不决。打工十余年,是该考虑换种生活方式了,继续到北京从事装修工作,还是找点生意自主创业,对他来说是个两难的选择。
他的老家安徽砀山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位居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经济发展落后。每年春节后,县里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力都外出打工,他也不例外。1999年王晓磊初中毕业没有考上当地的重点中学,当时年仅16岁的他就开始了打工生涯,先在老家的一所小化工厂干了一年多,但恶劣的工作环境,让他掉了好几层皮,尤其是夏天,即便戴着两层厚厚的口罩也难以阻止大量的粉尘进入鼻腔,再加上工资又低,干了一年多后,王晓磊和他的同伴们辞去了这份工作。
此后,他又在常熟、常州等地的制鞋、制衣厂工作了多年。刚开始从最普通的工人干起,由于勤奋好学,人又机灵,他逐渐成为工厂的机修工,帮助修理厂里的制衣机器,工资待遇也从最初的每月1000多元涨到后来的3000多元。
但一天24小时有12个小时以上必须在岗位上,自己的休息时间很少,这样枯燥的生活和一眼望到头的“前途”,让王晓磊逐渐感到,不能再这样下去,需要换份工作。在弟弟、妹妹先后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后,他于2010年上半年辞掉了服装厂的工作,先是在当年上半年回老家考下了驾驶执照,又于当年的下半年投奔在北京搞装修的老乡,当起了装修工。
“干了十年了,天天都在工厂圈着,想出来跑跑,争取找点生意做。”喝了点二锅头的王晓磊告诉记者。
在北京干装修,如果有活干,王晓磊每天可以拿到100~120元钱,吃住全包,虽然艰苦点,但时间也更加自由。“我现在也很迷茫,老这样打工也不是长久之计,还是想干点生意。”据王晓磊介绍,他之所以抽出时间在老家将驾照考下来,就是想在北京或者其它城市找个机会开一家蛋糕店。“我已经想好了,如果资金筹够,在北京找好地方,就与别人合伙开个蛋糕店,总不能打一辈子工吧,还有两个孩子要养呢。”他告诉记者,春节在家他会仔细地考虑这个问题,如果想法成熟了,又能找到合适的地点,也许春节后他就不会再干装修了。
王晓磊说,他们村许多当年与他一起外出打工者,大部分还都干着原来的工作,他的一位发小,在张家港市一家玩具厂干了近十年。“长年熬夜、加班,虽然工资涨了一些,每个月可以拿到近3000块钱,但一双眼睛都不太好使了,最主要的是再接着干下去也没有太大的前途。因此都想趁年轻出来自己干点生意。”
要干生意谈何容易,缺少资金、缺少技术、缺少人脉,自己家底子又薄,实在经不起折腾。截至记者发稿时,王晓磊还在家犹豫着,“过了十五再说吧。”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的统计数据,全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3亿人左右,其中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则超过了1亿人。他们中的大多数在从事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等低附加值行业,职业发展前景不好。因此,趁年轻自主创业或者尽早掌握一项职业技能,成为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的愿望。
找准定位要趁早下手
与王晓磊的彷徨观望相比,来自山东单县的陈春雷则要幸福很多。
记者春节期间见到陈春雷时,他正开着一辆黑色国产小轿车,拉着弟弟“看小孩”(当地方言,意指找对象)。全身名牌服饰,KAPPA牌的羽绒服,NIKE的休闲鞋,时髦的蓝色牛仔裤,根本看不出来农民工的样子。
1982年出生的陈春雷,同样也是初中毕业后便外出打工,也是一开始投奔亲戚,在陕西咸阳的一家小饭店帮着煮鸡,后来因嫌这份工作不卫生,只身来到了江苏常州,进过工厂,送过纯净水,最后成了一名二手机车销售员。
陈春雷说,目前他对这份工作还比较满意,除了有不菲的收入外(有时月入一两万元不成问题),最主要的是他在这行干久了,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2010年,作为单位的先进个人,公司还专门出钱让陈春雷去了一趟莫斯科旅游。
陈春雷的妻子宋小花告诉记者,其实,别看陈春雷目前挺风光的,但当年刚从事这份工作的时候也很艰难。由于公司按业绩提成,底薪很低,有时候没有业务,连吃饭的钱都不够。两口子在常州市郊租了一间仅能容身的平房,紧紧巴巴地过日子。没有办法,陈春雷就经常在周末拿起自己的水壶,灌上一壶白开水,到附近书店里免费看书学习,一去就是一天。多年的辛苦终于没有白费,陈春雷成了公司的业务骨干,目前他还在继续学习,“我准备明年到北京去考一个二手车评估师的证,这样就会更有发展前途。”
陈春雷和宋小花有一个四岁多的女儿,目前跟随二人在当地上幼儿园,已经上了中班。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孩子的吃用穿,陈春雷夫妇都会为其选择名牌。虽然目前两人还买不起房子,但是对于以后在此定居他们还是“蛮有”信心。
春节前,陈春雷还以7万多元钱收购了一辆小轿车,节前有人已经出价8万多元愿意购买,但陈春雷没卖,将车开回了老家,“过年在家有辆车方便,回去再卖也不迟,也许价格还会更高。”陈春雷笑着告诉记者。
对于事业,陈春雷认为,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多学点东西,找准一个方向,不能因为短期的利益放弃,做久了自然会好起来。
对于陈春雷这种择业观念,许多农民工家长也颇为赞同。
安徽淮北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如果家里有条件,就应该让孩子在社会上闯一闯,多锻炼锻炼,最初几年也不一定要挣多少钱。王女士的大儿子今年20岁,2009年高中毕业后,便远赴广州打工。但他并没有走一般打工者的路子,进入工厂,或者饭馆,而是跟着同学做起了销售生意,向广州各大高校推销医疗器材等。虽然一开始工资不高,有时候仅能维持生活,但两年下来,他也积攒了不少的工作经验和人脉。“孩子今年春节回来要给家里一些钱,我们没要,(让)他回去把驾照考了,自己再进步进步。这样总比打一辈子工要好。”王女士说。
无一技之长成发展最大障碍
并不是所有的新生代农民工都如陈春雷这般顺利,特别是90后农民工,不仅对未来将从事什么职业没有概念,还因为缺少长远的职业规划和指导,频繁换工作。
记者春节期间回老家安徽采访了大量新生代农民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自己的职业前景很茫然,尤其是年龄越小的,越迷茫。
记者采访发现,限制新生代农民工进一步发展的困难很多,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初中或高中毕业后便外出谋生,本身没有一技之长,靠在工作中边干边学。聪明且机会好者,也许很快就能为自己找到方向,但这只是其中的少数。
来自河南夏邑县的李迪这个春节都没有过好,春节前她辞掉了在常州某服装厂的工作,准备去苏州找工作,但又难以下定决心。在她看来,现在随便找一份工作不成问题,关键是自己喜欢并且还有发展空间的工作不好找。
1991年出生的李迪,留着长发,不仅染过还烫成波浪形,粉红色羽绒服,蓝色牛仔裤,穿着长筒黑皮鞋,一派城市时髦青年的打扮。“在那里一天要上12个小时的班,回去就是睡觉,平时周末也得加班,我实在感到够了。”谈起为何辞去工作,李迪说。她想去其它的地方看一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点的工作。
实际上,这已经是李迪辞掉的第三份工作。此前她曾经分别在广州、无锡的玩具厂干过两年,在广州虽然不加班,可是工资低,在无锡也同样存在这种情况,后来才经亲戚介绍来到了常州,目前为止还不到一年。
对于自己愿意干什么,李迪也不清楚。她的母亲告诉记者,孩子小,这么早就出去打工,一项工作干久了肯定会厌烦,但又没有办法。
李迪告诉记者,许多90后农民工都和她一样,不愿意长久干一份枯燥的工作,他们有着自己的抱负,但苦于没有一项技能,更缺乏技能培训的机会。她的一个同乡杜琪也是如此,初中毕业后,前去常州打工。但是对付出和收获的不平衡感到不满,经常想着要干大事,在工作期间,自己买了很多励志的书籍,“一次都买好几百块钱的”,连他的家人都觉得他太不现实。后来他还是辞掉了工作,跑到河南郑州,投奔了一位在当地的亲戚,做起了销售生意,据说,现在的收入很高。
中华全国总工会2010年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一份调查报告曾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刚迈出中学校门,他们带着对传媒中、社会上成功人士的羡慕和崇拜,期盼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美好的梦想。但是,他们的心智发展尚未成熟、思想尚未稳定,确定具体职业发展目标的能力仍旧不足;加上家庭小型化带来的更低挫折耐受力,他们制定及实施职业规划的能力更低。同时,他们继续学习的愿望非常强烈,但是,由于闲暇时间较少、下班时间较晚、学习培训机构距离较远等因素,导致他们能够便捷、安全、有效接受专业学习培训的渠道严重匮乏。”记者 孙喜保
参与互动(0) | 【编辑:杨威】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