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多种因素导致物价上涨 管好通胀预期意义重大

2011年02月21日 14:09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针对诱致物价上涨的多种复杂因素,要管好通货膨胀预期,须采取多种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不能简单依赖单一的货币工具

  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消费品物价指数4.9%,环比上涨1个百分点,其中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粮食和肉禽及其制品价格同比上涨15.1%和10.9%。尽管低于此前的市场预期,但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同时走高达6.6%,且作为最基础生产资料的能源、钢铁等价格升幅较大,这不得不让政府、企业和普通老百姓都进一步绷紧通货膨胀的神经,各自盘算如此走高的物价可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风险和损失。

  去年以来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资料价格指数(PPI)双双逐月攀升,国务院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控制物价上涨的政策。然而,边控边涨的物价形势仍令人担忧。

  一旦发生通货膨胀,不仅会直接导致工资、储蓄和养老保险等百姓资产缩水,使低收入者的生活更为窘迫,而且扭曲价格信号,误导资源配置,扰乱经济秩序,损坏市场经济机制,严重时还会诱发经济泡沫化和社会动荡。因此,对于通货膨胀,没有任何一个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不重视积极防范,并把防范通货膨胀和稳定物价作为宏观调控和经济政策的最主要目标之一。

  我国历来重视防范通货膨胀,始终把稳定物价、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的根本使命。也正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也曾发生过较为恶性的通货膨胀,但总的来讲,由于政府积极作为,每一次通货膨胀最终都得到有效控制,使得经济实现“软着陆”,人民生活没有受到根本冲击。对于目前持续走高的物价水平,我国政府也早有警惕并及时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可否认,老百姓对目前这种物价控制的效果还不太满意,不仅仍普遍担心自己生活水平会由于实际收入的增长跟不上物价上涨而导致下降,而且担心自己有限的银行储蓄会由于银行存款利息率远低于物价上涨幅度而造成财产缩水。这说明,我们不仅仍有进一步重视和加强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必要,而且要检讨目前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完善各项物价管理的政策和措施。

  持续走高的物价以及由此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既有客观原因,也有政策操控的因素,既有供给推动因素,又有需求拉动因素,还有供求混合因素。讲客观原因,首先就是由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耕地资源减少,加上靠天吃饭的“弱质农业”,无力承载日益庞大的城市人口带来的粮食和农副产品消费需求,进而供给不足是根本原因。而去冬今春大面积干旱可能造成粮食减产的预期,也必然驱动粮食及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

  其次是由于全球性的食品和能源资源短缺导致粮食和能源资源价格上升,必然产生输入性成本影响,进而推动中国国内的产品价格上涨。

  其三是由于劳动力供不应求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而推动的消费品价格上涨。近年来,“用工荒”从东南沿海向部分中西部地区蔓延,特别是劳动所得占国民收入比重长期偏低已经成为制约国内需求扩大和诱发社会矛盾的主要原因,因此,适度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提高劳动所得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

  主观原因则主要归结为过去两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保增长而采取的“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各地政府为“十二五”开好局和追求GDP竞赛而过分上项目、铺摊子等因素。4万亿“一揽子”刺激经济计划的积极作用是率先把中国经济从低谷拉起,实现了这两年保增长的政策目标,消极作用则是埋下了造成这一轮物价上涨的“流动性过剩”的隐患。米尔顿·弗里德曼有句名言,“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目前物价上涨的最主要的原因仍是前两年过量的货币供给,以及由此诱致的游资和“热钱”流入所致。再加上各级政府都想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有一个好彩头,不仅定了较高增长目标,而且都选择了上项目、铺摊子的这种轻车熟路的发展方式。由此带来能源资源和生产资料的供不应求,进而使得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针对诱致物价上涨的多种复杂因素,要管好通货膨胀预期,必须采取多种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才能有效,不能简单依赖单一的货币工具。对于农副产品生产不足、劳动力工资水平的上涨,以及自然灾害造成粮价食品价格上涨,包括输入性成本因素推动的价格水平上涨,一般的货币政策工具,不论存款准备金率的提升,还是公开市场操作,或提高利率等等市场化、数量化的货币工具,都没有直接的作用。必须针对如何调动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发展现代农业,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等方面来想办法。对于与流动性有关的通货膨胀压力,则要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加息等货币工具来消解。对于由于政府盲目求速度、上规模而诱发的涨价压力,则需要通过政府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来化解。□

  《瞭望》新闻周刊 韩保江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