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要素红利的衰减、劳动力、土地以及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许多低端制造的行业利润率越来越薄,靠实业起家的众多民营企业纷纷“逃离”实体经济,“卖商品不如倒资本”、“不求百年基业但求资产增值”的论调流行于坊间,作为最早成为中国现代市场经济主体的中小企业搞实业的动力渐渐变小了。
经营成本高,中小企业普遍税负较高。2005年,美国《福布斯》发表的年度“税负痛苦指数”中,中国的宏观税收负担指数以160位居全球第二。我们无法考证这些数字的全面性、合理性和真实性,但是,我国中小企业承担着高税收负担是个不争的事实,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中小企业从总体税收负担水平上看,居高不下,税收占销售收入的负担率为6.81%,高于全国各类企业6.65%的平均水平;税收占资产总额的负担率为4.9%,高于全国1.91%的平均水平。过重的税负不但增大了企业的负担,而且降低了企业的投资能力和竞争能力。
导致民间资本无法进入某些行业也是部分资金逃离实体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垄断性行业的市场准入环境不宽松,垄断性行业国有资本“一家独大”的问题依然严重,民营资本进入的壁垒障碍较多,“弹簧门”、“玻璃门”现象依然存在。
此外,我国的产业结构、市场需求结构、投资结构、劳动力结构等还存在着既往传统经济模式的烙印,与中小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创业孵化体系、风险投资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分配与激励制度以及中小企业支持体系等一整套的制度结构尚不成熟。
在眼下比较困难的时期,中小企业迫切需要国家给予更多的扶持。从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看,日本和欧盟都在企业孵化器、融资等方面纷纷制定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美国有中小企业2500多万家,占公司总数的99%,吸收了53%的就业人口。一直以来美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美国就开始设立扶持中小企业的官方机构,包括隶属国会的中小企业委员会、隶属白宫的总统中小企业会议,以及隶属联邦政府的中小企业管理局。除此之外,建立了以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为主导的支撑体系。美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是由美国中小企业局、美国进出口银行、纳斯达克等合作构成。美国中小企业局与全美7000多家商业银行合作,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包括信息咨询、技术合作、管理培训、信贷服务以及为中小企业的创立与发展提供的一站式服务。
金融危机对美国中小企业冲击最大,美国不仅大规模实施了减税计划,也准备实施“启动美国伙伴关系”计划,目的是将私营部门、公共部门、非营利部门的合作伙伴凝聚在一起,帮助美国中小企业实现创业和创新的目标。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从“国富”走向“民富”的关键路径,更是打造中国经济活力,培育新的竞争力的关键。内需战略的有效推进、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创新型国家的建立、企业的大规模海外投资等等,这些都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中小企业充当主体。
对于中国而言,如何把中小企业引回实体经济领域,提高它们的竞争力;如何有重点的扶持和鼓励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使资金和盈利迅速转化为投资和经营;如何通过财政与外汇储备的支持,让中小企业迅速成长起来,让更多的中小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应该是我国下一步政策设计的新的着力点。
□张茉楠(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
参与互动(0) | 【编辑:王晔君】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