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赢
压缩流通链 促三方获益
“我们能做到平价,主要是采用‘农超对接’,对供销社系统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品不收取任何进场费用,直接到超市销售,减少了中间环节。”在黄边店现场,广州新供销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助理徐涛为记者解密平价商品。
徐涛介绍,这家新开业的超市经营商品12000多种,来自广州、粤东和粤西等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副产品500多种。新供销公司以不收取任何进场费和上架费等条件,为大量优质的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而通过农产品产销无缝对接,新供销公司也在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为自己赢得了生存空间。
徐涛说,新供销的拳头产品主要是通过“农超对接”直供的生鲜蔬菜,这部分依靠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成本的农副产品占去了黄边店销售额的21%。
在超市里,记者对比了三个品牌的塑封装大米:著名的金龙鱼牌香粘稻零售价46.9元/5千克,金熊牌马坝油粘米36.4元/5千克,另一种“美凤丝苗米”则仅需28.45元/5千克。为什么三者价格差异会如此之大?
徐涛解释说,其实大米本身品种质量的差异并不是很大,导致价格悬殊的一大原因是这三种米流通环节的不同。
据估计,金龙鱼大米的市场销售费用要占去销售额的10%-15%;金熊牌米在广州从总经销商到下游分销商至少有4-5个中间环节;而美凤丝苗米从中央储备粮广州花都直属库出来后,由总经销商广东新供销下属子公司天润农产品有限公司分装,流通环节大大减少,成本低很多。
“为什么市民买不到平价菜?关键就是流通环节太多。”白云区富民瓜果专业合作社社长周赐楠告诉记者,以菠菜为例,菜贩在田头的收购价约0.5—0.6元/斤,等转手几轮到江南果蔬批发市场的档口已至少上涨20%-40%,然后再经批发商到超市或农贸市场,零售价就至少1元/斤了,“有些蔬菜甚至要涨上四五倍。”
通过供销社系统直接从合作社收购,仅仅只需一个流通环节的费用,加上供销社稳定的收购量,收购价即使高一点,终端零售价还是要便宜不少。“农民收入提高了,市民买菜便宜了,企业还得益,可以说是三方共赢。”周赐楠说。
“实施‘农超对接’不仅对平抑物价有重要的作用,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样意义重大。”李朝明说,作为我省“农超对接”的骨干带动力量,供销社系统将力争在“十二五”期末,通过“农超对接”实现农产品年销售额突破80亿元,比2010年的10亿元翻三番;实现与连锁超市有效对接的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突破1600家,比2010年的200家翻三番。
■名词解释
平价商店
在政府引导和扶持下,通过产销对接,销售群众生活必需的农副产品,并在价格异动时承担保障供应、平抑价格社会责任的商店。
农超对接
农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或合作社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
记者观察
平价商店有望遍地开花
尽管目前为数不多的平价商店尚在试点,但这一新生事物或将很快覆盖广东城乡。
据了解,未来3年,仅广东新供销公司就规划通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销对接,结合供销社系统经营实际和网点优势,在全省逐步形成以大中型批发市场为中心,覆盖社区的网络化、规模化平价市场经营格局。5年内,新供销还将在全省建成15家左右区域子公司、320个以上的直营网点,建设4个分别位于东西两翼、粤北和中部的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并投资建设冷链体系等,成为广东农村最大的、覆盖全省的商贸连锁实体。
广东省省长黄华华曾多次指示,要求各地大力推进平价商店建设。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省物价局已明确远期目标,力争3年内基本形成覆盖全省城市社区的平价商店网络,维护农副产品价格基本稳定。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和省农业厅正在联合组织农超对接工作,积极引导大型连锁超市与鲜活农产品产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大力推广鲜活农产品“超市+基地”、“超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供应链模式。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共有53家规模以上连锁经营企业(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有46家连锁经营企业开展了农超对接,对接的农产品基地154个;全省共有23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连锁经营企业进行对接,受益农户52790户。
2010年1-11月,我省开展“农超对接”的连锁经营企业农产品销售量51.2万吨,销售额16.9亿元,其中蔬菜19.7万吨,水果31.1万吨,农产品平均直采比例为40%—70%,直采金额13.9亿元。我省开展“农超对接”的连锁经营企业在对接基地收购农产品的平均价格比一般田间价低5%—8%,其销售农产品的平均价格比其他市场销售价格低5%—15%。
参与互动(0) | 【编辑:杨威】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