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沙尘可能会坏了一瓶奶。在参差不齐的乳制品行业,食品安全问题始终如利剑高悬,近期“皮革奶”事件又再次让舆论的矛头指向“无良企业”。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此前的时间表,3月1日起,未能重新获得生产许可的乳制品企业将被要求停止生产。“大限”将至,《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了解到,现在已经发放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数量超过申报企业数的60%,仍有不少企业在排队等待“领证”,审核完成的最后时间将延迟到3月底。
业内人士指出,不合格的小企业退出后,腾出的市场空间将超过10%,这些市场将被大中企业所“瓜分”。在中小乳企数量多而消费水平较高的东南地区,伊利、蒙牛以及一些外资大企业都在加强对中高端乳制品市场的布局。
淘汰
准入门槛提高,小企业面临出局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去年底发布的乳业准入新规,所有乳制品企业须在2010年12月31日之前重新申请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准生证”:生产许可证。而2011年3月则是众多乳制品企业的“生死大限”:届时仍然没有领到许可证的企业,将被责令退出市场。
国家质检总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目前重新发放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国内主要城市的大中型企业基本上都已按照相关程序进行了申报。现有的统计显示,已发放的企业数量超过申报企业数的60%。由于国内企业数量众多,仍有不少企业在排队等待“领证”。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中国第三大乳业大省河北省采访了解到,目前该省工信部门的产业政策审核验收已基本结束,河北61家乳品企业中约40家左右通过工信部门审核,拿到相关文书后再提交质监部门审核。这意味着,至少20家乳企退出市场已成定局。
河北省质监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按照新的审查细则对乳品企业实施审核,需要一个过程。1月7日河北省质监局收到国家质检总局通知,审核完成的最后时间定为3月底。届时,能到拿到新的生产许可证的乳企将最终水落石出。
生产许可证的重新发放,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将导致大量小企业被淘汰出局。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乳业分析师陈连芳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中国的乳制品加工企业有2000家左右,按照业内人士的估算,理论上至少有一半企业是不符合要求的。国家质检总局此前表示,对规模小、生产条件差、质量保障能力弱的企业,坚决依法淘汰、依法关停。
“乳品企业须一一对照国家相关标准,改造软硬件设施,以达到国家政策要求。”河北省奶业协会秘书长袁运生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根据《生产企业乳制品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0年版)》规定,乳品企业采购制度应按照有关规定对购入的生乳和原料乳粉及其加工制品批批进行三聚氰胺等项目检验,必须具备三聚氰胺检验项目相关的检验设备及能力,不得再进行委托检验。此外,企业检验人员中有三聚氰胺独立检验能力的人员至少2人以上,这对实力较弱的企业是一大生死考验。
“一部分企业没有向政府部门提出申请,自动退出;一部分企业因 软 硬 件 不 达 标 , 没 有 通 过 审核。”袁运生表示,一些本来就因亏损处于停产、半停产的乳品企业面对行业市场重新洗牌,都有自己的权衡:要达到国家相关标准,有的企业光设备就需要投入上百万元,而市场前景却不容乐观 。 而且,不光是设备投入的问题,日常监测中药液、试剂、样品、人力成本等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格局
大企业“瓜分”份额,高端市场竞争加剧
在中国乳制品行业新一轮的格局调整中,大中型企业有望成为受益者。陈连芳认为,乳制品小企业本来就是在夹缝中生存,消费者认可的都是品牌产品,一般不敢去买那些杂牌子。门槛提高后,乳制品行业由大中型企业支撑的大格局不会产生变化,但小企业的退出毕竟腾出了很多市场空间,大企业可以去开发这些市场份额,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奶业分析师宋亮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我国的东南、西南地区的中小乳企占多数,小企业退出后的市场将会被大企业瓜分,成为非常有前景的市场。特别是在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居民生活水平高,乳制品消费程度高,将成为乳制品企业重点布局的区域。伊利、蒙牛以及一些外资大企业都加大了对东南地区的投入,比如伊利借助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拓展当地市场。
面对更大的市场空间,大中型乳制品企业会不会对小企业展开收购 ? 蒙牛乳业的一位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小企业的数量虽然多,但市场份额并不大。对于达不到生产要求的小企业,大型企业不可能进行收购,即使要收购也是针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
四川一家乳制品规模企业的工作人员说,曾有一家小企业找上门来要求被收购,但考虑到两家企业的市场重叠而没有接受。
“很多小企业的生产设备不符合新要求,大企业肯定不会要这些落后的、浪费资源的产能。”陈连芳说:“乳制品行业的兼并重组更多地还是在大中型企业之间进行。”
参与互动(0) | 【编辑: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