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点四:让人们更“幸福 ”
政府亟须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也随之水涨船高。老百姓的诉求很快被“两会”委员和代表察觉。
进入春天后,地方“两会”陆续召开,新的社会发展规划纷纷亮相。“幸福感”“幸福指数”渐渐成为“两会”的热词,成为地方发展新目标。
“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短缺问题的有效解决亟须政府转型,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推进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国民幸福感。”民建中央预测,这将是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最广泛讨论的议题。
据了解,今年民进中央大多数提案也反映了“推进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国民幸福感”这个主题。
2010年,民建中央围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应对社会老龄化问题”等重点调研专题,分别由主席、副主席率领专题调研组赴14个省、市、自治区进行深入调研,形成了《民建中央关于完善我国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试点的提案》等提案和发言材料。
“当前,相对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短缺的问题非常突出。”辜胜阻认为,由于我国过去过多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造成资源配置失衡,挤占了稀缺的公共资源,使得社会急需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据辜胜阻介绍,我国教育、医疗和社保三项支出占政府支出的比重只有29.2%,比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低20个百分点。以医疗卫生服务为例,医疗资源配置失衡造成“看病难”,医疗服务的公益性缺失造成“看病贵”,是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体制中最突出的问题。
“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辜胜阻说,他到农村调研,不止一次听到老乡们说这样的话,让人心酸。
统计显示,我国医疗资源的70%集中在城市,而城市医疗资源的80%集中在大中型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向城市大中型医院聚集使得城乡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条件、技术实力相对较弱,医疗服务市场也往往呈现“基层医院无人问津,三甲医院人满为患”的就医格局。“看病难”和“看病贵”使得城乡居民难以有效享受方便、实惠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辜胜阻建议,通过政府的投入建立起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两会”热点五:构建“文化强国战略”
提升国民的精神高度
日前,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的份额不足4%。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硬实力发展很快,国内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已位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相比,两者之间的落差还比较大。
据民进中央副主席王佐书介绍,民进中央将向全国政协提交《建立文化强国战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大会发言,还要提交《关于推进“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案》。
民进中央在调研中发现,我国的文化发展存在着4大问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模糊,儒家的优秀道德文化逐步丧失,社会道德标准失范;文化成为经济生产力的附庸,“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忽视了文化对人格的塑造;社会主流文化被边缘化,过于强调市场的力量,对主流文化及相关学科支持不够;还不能很好地把握文化发展与新兴媒体的关系。
参与调研的民进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构建“文化强国战略”,坚持顶层设计,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的文化价值观、提升国民的精神高度为核心,以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为重点,以提升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创新力、生产力、影响力和传播力为目标。
据了解,民建中央也准备向全国政协提交《民建中央关于完善税收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提案》等。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得到极大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也逐年提高,2009年我国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8400亿元,占同期GDP初步核算总数的2.5%,但离支柱性产业所应有的比重尚有差距,需要国家在经济政策上继续予以扶持。
记者 刘 声
参与互动(0) | 【编辑: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