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报道,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发布的《北京2010年统计公报》,首次发布“低收入阶层CPI”。
与C PI数据相关程度最密切的是中低收入家庭,对于富人来说,C PI只是一个经济数据,不具有任何现实意义。所以,发布“低收入阶层C PI”,继而将决策视角和制度阳光投向底层,体现了政府部门的一种民生关怀。按照当前的民生环境,从1.6个百分点的差距来看,低收入阶层确实需要这种关怀。
此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月份C PI虽然没有“破五”,但4.9%的数据仍然是处于高位。尤其是食品等“民生重地”通胀压力较重,这对低收入者不是个好消息。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只有密切关注底层民众的生活境况,才能透过“低收入阶层C PI”摸清通胀根源,采取有力措施真正缓解通胀压力,从而更大程度疏解底层民众生活压力、引导人们降低通胀预期。
“低收入阶层C PI”的积极意义在于,从宏观经济数据中提取出社会痛处所在,把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真实地反映出来,避免“平均主义”的统计弊病。这对决策者正视经济发展全局、制定适宜的调控政策异常重要。因为,民生问题往往容易被繁华所遮蔽,民生艰辛程度又最容易被低估。那些全局性的经济数据,大都缺乏民生艰辛的生存体验,对微观经济视而不见,对民生境况少有体察。只有立足于底层得出的数据,才是改善民生最真实和最科学的决策依据。
2010年,中国在跌宕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取得10.3%的增幅,成就可喜。但宏大叙事背后的微观民生,才是更应关注的视角。据统计,我国教育、卫生等领域的民生投入,只占G D P的6%,远远低于国际上28%的普遍水平。要改善这一状况,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增强行政决策中的民生意识,提高民生投入占政府支出的比例。所以,在当前我国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统计方式也需要相应地改革跟进。基于此种考虑,“低收入阶层C PI”不妨正式列入统计数据项目,同时,应该让这种着眼底层、关怀民生的经济数据,成为统计领域的“规定动作”,成为统计部门的“必修课”。
张瑞东
参与互动(0) | 【编辑: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