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28日电(财经频道 马丽)针对今春以来频发的“用工荒”现象,各地媒体纷纷深入实地进行采访报道,从工人、企业、专家、政府等不同方面深度解析,挖掘“用工荒”背后的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很多媒体也发表各自的社论和“观察”,力求从产业升级、用工制度改良和民生等角度,为推动我国经济的改革发展建言献计。
随着“用工荒”问题由我国东部沿海城市转向中西部地区蔓延,很多企业面临的难题从节后短暂的“用工荒”转为长年“招工难”,对此,一些媒体在调查采访后分析认为,“用工荒”对中国企业而言是“危中有机”,应辩证看待这一问题。
应对得好,坏事可以变成好事
面对“用工荒”,慌是没有用的,因为历史的潮流是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挡的。
新华视点评论道,在各地企业招工难的背景之下,关键是要理性应对,如果应对地好,“用工荒”这个坏事就可以变成好事。
首先,这对加快企业的产业升级有很大帮助。随着劳动力缺口的扩大和使用成本的不断提升,企业不得不被迫思考:不能像以前一样,过度地去依赖廉价的劳动力,而应该着力提升自己的劳动生产率,要抓住这个机遇进行产业升级。而另一方面,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土地、环境、生活等各方面成本的不断增加,产业结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为历史潮流,与此同时,东部地区应更专注于科技研发,向高端制造业转型,通过企业的结构优化来破解“用工荒”的难题。
辩证看待“用工荒” 正视新生代农民工新诉求
辩证地看,为解决“用工荒”,企业会改善用工环境,提高农民工的薪资待遇。
《经济日报》发表评论称,“用工荒”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不仅会使沿海地区产业加快转移进程,对地区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倒逼作用,同时,也对企业自觉改善用工环境、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文章指出,新生代农民工更看重业务学习、上升空间和工作环境,因此企业必须善待员工、尊重员工。另外,一些大企业将部分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使得很多农民工可以在家门口找到合适的工作,不仅有利于解决东部一些城市流动人口过多、城市管理压力过大的问题,也有助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过分集中等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从长远来看,让农民工就近打工、就近进城,更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
“小智者难谋大局” 企业要规避“短视”行为
除非万不得已,别无选择,企业千万不要一遇困难就裁员。这种遇到困难就裁员的“性格缺陷”,很可能害了自己。
人民网就“用工荒”问题发表的一篇评论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虽然有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条是企业的“短视”。企业为了生存,在订单下降时,首选之道就是大量裁员,“确实,裁员可以大幅度削减成本,且立竿见影,省时省力,但这种只顾眼前得失、不谋长远利益的‘短视’行为,不仅会伤员工的心,还会产生连锁效应。” 正所谓小智者难谋大局。没有战略眼光和全局观念,做大做强企业只能是一句空话。
劳动保障及用工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在劳动保障和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现实缺陷,更使员工对企业很难产生心理归属感。
《工人日报》在探究“用工荒”背后的成因时指出,“长期以来,劳动力成本优势是不少企业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优势。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样的优势并不能长久下去。”,文章认为,要解决“用工荒”问题,有两个问题不能忽视:第一,劳动力价格的调整诉求,已到了需要市场正视的重要节点。长年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的劳动者,同样希望有稳定的工作和持续不断增长的收入,要正确理解“用工荒”背后劳动力价格过低的现实。第二,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及用工制度的完善工作,指出一些企业出于成本及经营灵活等原因,不愿意与员工签订长期用工合同,而当生产状况发生变化时,急着招工,难免出现季节性用工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