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启今年第一次加息之后,2月24日起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工具再度被央行启动。
这一方面表明了中央政府坚决贯彻“稳健”货币政策 的决心,另一方面,频密的紧缩信号也反映出通胀的实际社会压力已经到了需要下猛药治理的地步。
花旗集团中国区投资研究与分析部主管、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沈明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从中长期来看,大家应该对中国进入相对较高的通胀有所准备,工资增长和经济转型都是引起通胀的长期因素,预计未来几年国内CPI 将维持在4%上方。”
人们是否已经为因经济调整和人工上涨而引发的持续通胀有了足够的认知和准备呢?
复杂的本轮通胀
今年1月末,央行发布的《2010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指出,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货币环境看,主要经济体超宽松货币政策状态短期内难有根本改变,国内货币存量 近年来增长较快;从经济基本面看,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较多,通胀预期上升较快,潜在的价格上涨等风险不容忽视。
事实上,此次央行的《报告》一方面承认了管理通胀需要良好的货币环境和条件,也承认了国内货币存量近年来增长较快,这给当前控制通胀的任务增加了难度。
在上一轮通胀周期(2007年—2008年)中,“猪引发的通胀”、“输入型通胀”、“结构性通胀”、“预期性通胀”等等各种各样五花八门且归类复杂的提法,被用来解释为什么当时中国会出现通胀。
而此次通胀的复杂程度被很多国内机构看来远甚于上一轮通胀周期。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提供的《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展望》认为,2011年尤其是上半年我国物价将面临较大压力,推动物价上行的因素较多,通货膨胀风险不容忽视。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们认为,农产品价格上涨势头强劲;经济进入结构调整期,成本上升推动物价上涨;国内流动性依旧较为宽裕支撑物价上扬;美元贬值引发输入性通货膨胀等四大加剧通胀因素都需要引起警惕。”
苏格兰皇家银行 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崔历 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的增长越来越依赖大量财政支出 的内需拉动,对价格压力增加。这明显不同于以往。过去,出口对GDP 增长贡献显著,因为出口部门已经有大量过剩产能,出口导向型增长不太会导致通胀。而内需为导向的增长则会对物价上涨造成压力。”
其实,与上一轮通胀周期相比,“经济进入结构调整期,成本上升推动物价上涨”这一影响物价上升的因素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及,很多人认为,与出口型的经济增长模式相比,内需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对通货膨胀的压力会加大,这将成为推动物价持续上涨的中长期因素,而内需型经济既会放大民众对工业品的需求,也会放大对服务的需求。
服务业或引发通胀第二波
如果说中国大量的男性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从事着重体力的建筑、技工等行业的话,大量的女性农村劳动力则在城市中充实着保姆、月嫂、服务员等第三产业。
今年春节之后,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个中产家庭要找到合适的保姆人选已经成为难题,她们所开出的工资待遇甚至已经高于当地大学生的求职薪金。
服务业劳动力收入水平的大幅提升一方面基于长期薪资增长幅度不够,令人无法在沿海发达地区正常生存,另一方面也和正在推进的产业升级转移有关。
瑞信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 认为,在2010年出现加薪潮后,估计农民工平均工资水平有近40%升幅,服务业通胀将会出现。随着农民工平均工资的提高,其他高附加值工作的工资也存在上涨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