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广州3月2日电 题:粤广推“平价商店”稳物价保民生
作者 李嘉琦
开业经营超过一个月的广州首家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在2月份的最后一天正式挂牌。这是今年广东省全面实施“物价稳定”工程的先行之举,也是政府承诺落实好的价格惠民十件实事之一。
“平价商店”之“平”在于实现了“农超对接”,对供销社系统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品不收取任何费用,直接到超市销售,依靠压缩流通链降低成本。如此一来,通过供销社系统直接从合作社收购,仅需一个流通环节的费用,若加上供销社稳定的收购量,收购价即使高一点,终端零售价还是能便宜不少。
在广州首家“平价商店”黄边店可见,该店农副产品价格普遍比周边市场便宜至少三成,而1元人民币以下的蔬菜就多达21种。价廉物美,自然广受市民欢迎。而“平价商店”的供销模式亦直接使农民与企业受惠。据介绍,广州市供销系统现有4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超市进行了对接,直供超市的生鲜农产品总量5400多吨,销售总额1500多万元,受益农户1200多户,每户平均增收约1200元。可以说,“平价商店”一举三得,农民收入提高了,市民买菜便宜了,企业也得益,三方共赢。
目前,广东省“平价商店”经营范围主要是粮、油、肉、蛋、禽、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依托大型农产品生产企业、农贸市场和超市建设“平价商店”,如惠州、韶关等市;二是依托供销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产销对接,如广州、清远等市。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内已有“平价商店”近40家。
广东“平价商店”建设虽然刚刚起步,却被寄予厚望。广东省物价局局长孙庆奇曾表示,“平价商店”在价格异动时,要对大众生活必需品承担保障供应、平抑价格的社会责任。
事实上,“平价商店”在调控惠州春节期间的肉菜价格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早已惹人注目。作为试点地区,惠州通过与5家有实力、有社会责任的大企业合作,在市区扶持打造了1个大型平价农贸市场及19家“平价商店”。这使得春节期间惠州的肉菜价格维持在节前水平,猪肉价格甚至比调控前还低14%。国务院办公厅以政务信息刊发了惠州的经验做法。
“平价商店”的“平价经验”中,政府的角色无疑很重要。广东省物价局、农业厅、供销社等11个部门单位联合近日发出的《关于依托供销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平价商店稳定农副产品价格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意见》就明确表示,建设“平价商店”可以享受4项税费减免优惠;当农副产品价格发生异常波动时,价格调节基金将“对组织调运并按照政府规定价格投放市场,实现保供稳价目标的平价商店,按照‘先控后补’原则对差价给予适当补贴”。这是政府使用行政手段直接降低供应商的成本。除此以外,政府还依靠“产销对接”、“农超对接”,这种通过减少中间环节流通费用以降低经营成本的市场手段,来促成价格降低。
根据上述《意见》,广东将用3年的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全省城市社区的“平价商店”网络,到2011年底,全省的“平价商店”将不少于300家。届时,以抽象汉字“平”为创意基础,寓意价格平、质量好,又像一张满意笑脸的“平价商店”标识将会遍地开花。
据了解,广东省全国人大代表已经把推广“平价商店”的提案带到了北京,希望推广到全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