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劳动力原材料成本上涨 春天里纺织企业过冬

2011年03月03日 17:43 来源:国际商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第21届华交会上,多家参展纺企表示,由于国内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的大幅上升,一些国外大客户已将部分订单转移至东南亚国家,但中小客户鲜有转移,一些高端产品也并无转移迹象。然而,微薄的利润仍然威胁着外贸企业的生存,春天来了,他们却做着过冬的准备。

  3月来了,春意渐浓。但在不少参加第21届华交会的纺织企业人士眼中,春天还很遥远,他们正做着过冬的准备。

  订单转移也分“三六九等”

  “不要问我能赚多少钱,现在我满脑子想的都是企业怎么活下去。”在本届华交会服装展区,当记者问及目前利润几成时,浙江三源服装公司业务经理朱文钧对记者如是说。朱文钧谈到,三源服装公司主要业务是贴牌生产,为国际品牌代工。但受劳动力成本以及棉价、面纱等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的影响,他们的一些国外大客户已将部分订单转移至东南亚的柬埔寨、孟加拉等国。

  朱文钧的遭遇并非个案。记者在服装展区现场随机采访的多位纺企人士都描述了类似的情况。宁波维科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胡雅莉向记者表示,自去年下半年开始,不断有老客户询价后拒绝签单,转而将订单下给了东南亚国家或者中国中西部省市。杭州万通贸易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杨女士也称,目前已有国外大客户出现订单转移现象,不过受综合成本影响,中小客户鲜有转移。

  目前,用工成本上升正带给外贸企业越来越大的压力。本届华交会期间,山东、上海的多位商务系统官员都反映了这一问题。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人士称,目前上海外贸企业劳动力成本普遍上升10%~20%,如果不涨工资就面临招不到工的窘境。

  山东商务系统相关人士则表示,在参加本次华交会的山东外贸企业中,99%的企业反映招工不足,缺工率为20%~30%。此外,业内人士估算当下原材料价格普涨30%,而纺织品生产必备原料棉花价格更是翻番,这使纺企向客户的报价要保留10天~15天才敢接单。

  朱文钧告诉记者,在原料价格普涨的情况下,不少拉链等原件供应商即使自身成本没有提升也会跟风提价,纺企只能被动接受。与此同时,人民币升值也在挤压利润。2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以6.57再次创下汇改以来的新高;今年以来,人民币已升值0.8%。

  显而易见,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汇率的“三座大山”是中国代工纺企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东南亚国家相对于中国的比较优势。

  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第一纺织网数据显示,目前,孟加拉国的劳动力成本是0.22美元/小时,柬埔寨是0.33美元/小时,越南是0.38美元/小时,印度是0.51美元/小时,而中国则是1.08美元/小时。

  在原材料价格方面,东南亚国家也有优势。比如柬埔寨进口原材料免征进口税,出口退税方面则有更大的优惠。

  货币方面,人民币升值,越南盾却在贬值。2月11日,越南央行对汇率作出重大调整,越南盾对美元大幅贬值。越南央行公布的外汇市场越南盾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20693越南盾,而此前为1美元兑18932越南盾,贬值幅度达9.3%。据全球著名的媒体公司环球资源上月公布的一项有关385家国际买家的调研显示,大部分受访买家表示他们需要支付较高的价格采购中国产品;31%的受访买家表示会增加从越南的采购。调查还表明,中国的纺织品出口商已经感到了订单在转移,原因之一就是越南等周边国家的价格要便宜30%。

  上述纺企人士还告诉记者,目前转移的订单多为大批量、中低端的T恤、牛仔裤等产品,而高端产品目前并无转移迹象。业内人士分析称,中国纺织业经过多年发展,特别是金融危机的洗礼,已经逐渐成熟,高端产品拿到东南亚国家未必能做;此外,在东南亚国家生产还面临着不能按期交货、社会动乱等风险。

  为生存各显其能

  长期以来,我国沿海纺织生产企业以为国外品牌代工赚取差价为主要利润来源。然而,在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及竞争愈加激烈的情况下,纺企赚钱越来越难了。朱文钧感叹,以前大家都认为做外贸是高收入行业,但现在做着和以前同样的事,钱却越来越难赚了。在与NEST、GAP等国际品牌的博弈中,代工纺企一直处于劣势,这是业内不争的事实。生产成本急速上升,而纺企在议价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很难将上升的成本摊移至上游品牌商身上,其后果便是自己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挤压。“以前能赚的也就是出口退税那部分钱,如今就连这部分钱也快赚不到了,现在只能硬着头皮撑下去。”朱文钧坦言。

  服装展区现场不少参展商告诉记者,当前正在想方设法求生存。杭州万通贸易有限公司推出了自有品牌“可以-很美”。公司销售经理杨女士表示,这次来华交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看一下自有品牌是否被市场认可。三源服装公司正尝试做内销,为美特斯邦威、江南布衣等国内品牌代工,以实现“两条腿”走路。维科工贸公司则收购了江西九江的几家印染厂,将部分生产线转移到了内地。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