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十二五"建民众幸福工程 金志国两会谈企业担当

2011年03月07日 16: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全国两会人大代表、青岛啤酒公司董事长金志国认为,幸福工程不仅是政府工程,同时也是企业的责任。(资料图片)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3月7日电(财经频道 马丽)全国两会召开前,构建幸福城市、提高国民幸福指数被各地列为“十二五”重要奋斗目标,“幸福”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啤酒公司董事长金志国对“幸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且把这种看法也带到全国两会上。他认为,幸福工程不仅是政府工程,同时也是企业的责任。“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里最核心的民生载体,企业对社会与公益的责任担当,决定着幸福指数的真正‘落地’。”

  金志国认为,“幸福感”的提出,反映出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实现国富民强的过程中,更加尊重人性、更加重视民生,体现了国家百姓利益至上、发展是为老百姓发展的根本理念。然而各地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纷纷强调要提升民众幸福指数的同时也产生了疑问:究竟什么是幸福?如何评判幸福?

  金志国指出,要评判幸福,就要把对幸福感的评判权放在公众手中,不能“被幸福”。他说:“我一直坚持这样一个观点,最朴素的道理最深刻。什么是幸福?老百姓吃喝放心、呼吸舒心、工作安心、腰包鼓起来对未来没什么好担心、让需要帮助的人开心,这就是最基本的幸福。”对此他表示,要建设幸福社会并不只是政府工程,企业也应该主动承担责任,“不能当看客”。

  “有的人可能认为,建设幸福社会是政府工程,关企业什么事?可在我眼里,企业是不可缺少的主角。”金志国说,“我们生活中吃的食物、喝的饮料、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开的汽车,总之衣食住行,都是企业制造的。可以说,企业制造了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品质,更影响着我们的幸福生活所赖以生存的大环境,可以看作是‘制造幸福’的大工厂。” 金志国认为,负责任的企业公民,有责任有义务给公众的幸福生活创造“快乐”体验,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要兼顾环境保护、员工福利及社会公益事业的同步发展,而作为食品饮料加工企业,则更要对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进行严控,推动商业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让幸福指数真正“落地”。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丽】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