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矫正必有副作用”
刘克崮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
总的来说,通胀态势是向上升的,至于哪个月哪个季度CPI会冲高,这是次要问题。因为这个数字的大小高低,要看去年基数的大小,基数高今年的数字就低。
当前通胀压力既来自国内也来自国外。从国内来看,大的因素是较长时期内,我国的货币发行多了,“票子”多了,小的因素是劳动力成本等各种成本高了。从国际来看,美国“印票子”多了,流动性过剩,一方面直接通过游资、热钱的形式进入到国内,因购买或投机,推高了房子、黄金等商品价格;另外一个影响就是“票子”多了之后,导致以美元计价的一些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比如石油。
全年来看,CPI在4%左右,应该能控制住。但是我认为宏观调控不需要非制定个数字,非要按住它。经济是由经济规律决定的,应该明白规律、顺势而做,至于CPI最后是几就应该是几,如果人为的非要矫正,必有副作用。如果今年硬要控制在一个低水平,明年可能就会反弹。
算账
家庭吃饭开销一年涨60%
于女士是一位退休职工,儿子在外地工作,老两口的开销主要以吃饭为主。据她介绍,一年前她和老伴用在吃饭上的开销大约每月1000多元,现在涨到1600多元。
在于女士的记忆中,去年开始粮食率先涨价,1斤大米的价格从1.8元上涨至目前的2.7元-3.8元,猪肉、蔬菜、水果也接连涨价。食用油、卫生纸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更是一周一涨。“我和老伴单位不时会发这些东西,我们家倒是不用担心,不过经常会听到邻居的抱怨。”
于女士说,蔬菜价格受季节影响较大,按理说一般三四月份青菜应该最便宜,但由于去年雪灾刚过,西南又遭受旱灾,使蔬菜价格产生一定波动。像黄瓜,去年最高时达到5元一斤,现在也就3.5元左右。
于女士表示,她现在比较爱买一些虽然比较贵但“出货”的精品菜。她举例说,比如蒜薹3.5元一斤,菠菜1.5元,但真正下锅的时候,两斤菠菜都比不过一斤蒜薹多。此外,她还经常去批发市场或者早市,那里的菜更便宜一些,也更新鲜。“现在很多超市有了‘直供基地’,这些蔬菜也不错,我也会去买。”
不过,她很少买打折商品,“这些商品单看价格貌似便宜,其实并不实惠。拿卫生纸来说,打折促销的那些经常都是两层的,切割还不工整,而原价的卫生纸不但三层,且纸质更厚,更耐用。”
支招
理财师:浦发银行北京分行理财经理何溪
月收入3000元左右的工薪阶层
首先要控制投资风险,其次再考虑收益,建议投资一些金额门槛低的产品,如基金定投,积少成多后可选择合适的银行理财产品。而且在理财的同时,一定要留出3-6个月的生活费以备不时之需。
月收入1万元左右的白领人士
有房贷压力的投资者可购买大病保险或寿险,但保金一定要覆盖房贷的余额,这样一旦出现变故,也不会给家庭带来额外的影响。
没有房贷压力的人群可选择的余地较大,建议在投资中将保障性、收益性和成长性资产按1:1:1分配,并根据个人情况适当微调。
高收入人群
资金灵活度最大,对于投资的安全性要求较高,这类人群适合将资金的一半投资于基金,其中一部分最好是货币基金,另一半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如果没有时间打理投资组合,可以选择大额集合信托计划,收益高且稳定。
专题统筹/本报记者 何晨曦 A06-A07版采写/本报记者 胡红伟 沈玮青 杨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