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刘舒凌)来自中国东北“大粮仓”的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长春市政协主席张元富7日表示,应将日渐珍稀的黑土地资源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加以保护。
2010年,中国粮食连续7年增产,总产量10928亿斤,其中东北三省粮食产量近2000亿斤。张元富说,按照国家有关规划,到2015年,东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应稳定在2000亿斤以上,这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举足轻重”。
黑龙江、吉林两省的黑土地,是世界3大黑土地之一、东北“大粮仓”的重要依托。全国土壤普查资料显示,两省黑土地面积从1958年的1000万公顷减少至1990年时592万公顷,且现存黑土地的黑土层变薄、养分减少。
近年,中央对于黑土地保护更加重视,吉林省方面也计划未来5年投入人民币20亿元治理6000平方公里黑土区水土流失区域。但张元富说,治理速度赶不上流失速度。
“(上世纪)60、70年代的黑土地,翻到地底60、70公分都是黑土层,经40、50年光景,基本减去一半。其中决定因素包括气候变化、洪水冲刷、风力推移,加上地力的消耗”,张元富说。
在国家商品粮调出大省之中,吉林省是国家唯一人均生产粮食超过1吨的省份,目前已开始执行新的一项百亿斤粮食增产规划。
张元富说,粮食种子品质提高、肥料跟得上,加上多年来耕作技术提升,只要不遇天灾,粮食产量提升没有大的问题。但是黑土层越来越薄、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化肥应用导致黑土地板结,让这位曾长期在基层政府工作的委员感到忧心。
要防止“北大仓”演变为“北大荒”,张元富建议将黑土地列为重要资源,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加以保护。例如,制定和完善黑土地保护性开发利用的法规和政策,开展对黑土退化机理和保护的专项研究。
张元富说,治理黑土地退化,希望投入资金后马上见效不太客观,这是综合性的、长期的任务,要做很多工作。应该以“保持现状,尽量恢复”为目标,采取科学合理措施进行认真保护。
东北粮食主产区仍面临“产粮多实惠少”的状况,产粮大县多为财政小县、穷县。这位委员也认为,中央应研究建立对粮食主产区县级财政的补偿奖励机制,种粮、售粮越多的应该得到鼓励,例如通过转移支付来协助种粮大县在教育、卫生、医疗、就业等方面取得较快发展。(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