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以公益和减负思路化解菜价“最后一公里”

2011年03月09日 09:15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全国人大代表、雨润集团董事长祝义材表示,菜价在进入流通市场后的“最后一公里”坐地上涨,涨幅高者超过50%。因此,治理和打通蔬菜流通环节的“最后一公里”已经成为平抑菜价的关键。(据3月8日《新京报》)

  菜价在最后一公里价格猛涨是一个普遍现象,但是这不是一个空间位移上的问题。菜从农民生产出来,要有人收购,再有人运输,到批发,最后到零售,再被居民购买,不管从田地到零售店铺有多远,一般总是需要经过中间的这四个过程。价格的上涨,实际上就是这中间四个过程抬起来的,解决问题的希望也在这里。

  关于解决这四个环节的问题,有人建议农超对接,有的寄希望于让农民进城卖菜,有的建议农产品的增值税跨区抵扣,有的建议增设网点,有的建议建立信息平台,有的建议打击投机等等。这些建议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都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就拿增设网点来说,目前不是买菜不方便,而是菜很多,只是贵。再说让农民直接进城卖菜,却谁也没有办法解决高昂的城市生活成本问题。其实,即使是再改革,再想办法,未来的蔬菜流通形态,仍然是上述四个环节占主流。所以,解决问题,必须跳出上述的思路。

  蔬菜的流通领域,进入的门槛很低,竞争已经充分化,没有垄断因素的存在,所以四个环节的经销商们不可能获得超额的利润。时鲜的、大路货的蔬菜,价格上涨主要也不可能是炒作因素导致。简单来看,蔬菜从菜农那里便宜地收购,再昂贵地卖给居民,应该是中间过程费用太高造成的。

  造成蔬菜价格大涨的原因,物流成本当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主要是节节攀升的油价。其他诸如批发成本、人员工资、蔬菜损耗成本等也是重要原因。但是最重要的成本,其实在于零售环节的商业成本太高。就拿目前最普及的菜市场来说,其被收取的摊位费等各种费用,往往居高不下。笔者小区周边就建了一个很大的室内菜市场,但是摊位年年减少,三年下来,上百个菜摊位缩减至十几个,且菜贩们怨声载道,原因是加在他们头上的摊位租金等年年暴涨,菜贩只能不断调高菜价来应对。与此同时,他们的经营每况愈下,几乎难以维持,因为高菜价导致周围的居民很少再买他们的菜,经常步行几公里去城乡接合部去买便宜些的菜。

  所以,中间四个环节,最后一个环节的费用畸高才是菜价最后一公里暴涨的主要原因,所以需要对症下药。那么,各地方能不能按照公益的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多建设一些摊位,像提供廉租房那样,以极低的价格租给菜农和菜贩,或者免费提供给他们,或者是直接给予卖菜的人减免各种税收和费用,以变相提高他们的收入,使得他们有条件控制菜价。

  为了让居民买到方便廉价的蔬菜,不妨也开放临时性的蔬菜摊位。即使是大城市,往往在特定时间,也会看到一些在某些角落里卖菜的流动菜贩,他们的菜往往比超市和固定摊位的菜便宜,因为他们不交费用,但是他们害怕城管。那么,能不能对于卖菜的流动摊位,政策上允许他们自由经营,或者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的地点,允许他们这么做?如果把菜篮子问题看做是公益性的事业,允许流动菜贩的存在,以及低价或者免费提供集中的摊位给予菜贩,则是可以做得到的。

  所以,在蔬菜流通的四个环节中,只有以降低最后一个环节的费用,以“公益”的思路,才能让“最后一公里”现象不再困扰居民。

  □冯也成(上海 财经评论员)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