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1日,日本宫城县东北部近海海域发生日本史上最强地震,震级达里氏9.0级并引发海啸,吞没了日本东北部数个城市。同时,因为强震和海啸引发的次生灾害不断发生,例如仙台炼油厂爆炸、多个核反应堆发生核泄漏并有爆炸危险。
此次强震爆发在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爆发的时间是全球复苏处于上升周期,爆发背景是全球复苏不平衡、外加地缘风险进而通胀风险高涨。无怪乎有经济学家指出:这是一场在最坏的时间发生的最坏的事。但是,笔者认为,日本强震不会危及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
日本虽然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但这个排名更多的反映了其过去20年的经济存量。在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中,日本并不是主力———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复苏的“上半场”主要依靠新兴市场,而“下半场”则主要依靠美国。
虽然日本强震对亚太经济可能有负面影响,但是现在全球经济推动力正在向美国转移,西太平洋地区的灾害已经不足以危及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相反,日本经济受到重创,受益的将是同为发达国家的美国和欧洲。这两大经济体会很乐于填补日本暂时缺位而产生的真空。
更为重要的是,本次灾害影响有限,并没有危及日本经济的大动脉———受损最严重地区的北方宫城县,其经济规模较小,且更侧重于农业和木材业,该地区经济产值占日本总产值的1.7%左右。根据历史经验,大规模的灾后重建工作往往会抵消自然灾害造成的负面影响。例如,1995年神户地震发生时,日本同样处于艰难的经济复苏进程中,日元走强阻碍出口行业的发展,但日本工业产值仅在地震发生的当月下降2.6%之后,就随着重建工作的加强反弹了3%以上。因此,有观点认为,这次日本经济依旧可以迅速反弹,就像美国经济摆脱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的影响一样快。
当然值得警惕的是,灾后重建需要一个稳定的金融环境,资金能否充裕供给亦是关键,当前日本政府的负债总额已经相当于2010年GDP的2倍以上,日本政府几乎已没有为灾后重建筹集资金的空间。当日本政府和各大企业从国外购买资源以进行灾后重建工作时,向海外投资的资本流动可能减少,也将引发日本资产回流,导致日元汇率短期上扬,日系资金头寸平仓。资金回流日本将会使得借入日元作为套息货币的对冲基金面临偿还日元借款的压力而被迫在国际资本市场抛售非日元资产,这很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地震”。
但是,日本海外资金回流的规模可能有限。毕竟本次强震对日本本土的物理破坏程度远不如阪神大地震,重建需花费的资金没有大城市受灾来得高。当然,长期的超宽松政策亦没有给资金回流提供有足够吸引力的环境。因此,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资金回流日本并不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日本央行可能借灾难继续维持甚至扩大宽松力度。如果后续没有大的次生灾害发生,全球金融市场将很快出现"修复"行情。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日本大地震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总体来说是短期的。日本政府如果能够抓住机会,在关注灾后重建工作的同时,压缩其他非生产性支出,改善政府资产负债表,未尝不是一个重整经济结构的机会。而对全球经济而言,如果可以借此减轻价差交易对流动性的放大效应,也有利于弱化商品价格泡沫,改善资金配置效果。毕竟,世界需要的是适当回报率下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而不是廉价资金吹出各类资产泡沫的浮夸增长。
王莹(上海 学者)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