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成品油上涨压力骤增 定价机制落向何处

2011年03月15日 10:57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80美元!90美元!100美元!国际油价直线拉升,原油价格在突破每桶100美元关口之后,涨势并未放缓,而国内含消费税在内的成品油价格也在上月调整后达到历史高位。尤其当前中东、北非局势充满变数以及全球流动性宽裕,给国际油价走势增添了不确定性。国际油价高企,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空间会有多大?“十二五”开局之年,能源需求的进一步增长是否将推动能源价格普遍上涨?调价预期再现会否成为通胀推手?

  涨价或在所难免

  距离2月20日上调油价至今有20余天,当国际油价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变化率超过4%,国内成品油价格就要调整。而截至目前,成品油三地变化率在调价后早已突破了4%的红线。市场普遍预期,下一次油价上调可能会在“两会”结束之后。中金公司发布的报告预计,成品油价格或将于本月中下旬上调。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告诉本报记者,中东、北非紧张局势是导致国际油价大涨的重要原因,如果国际油价上涨10%,就相当于今年每天进口石油需花费5亿至6亿美元,相比调价前每天多花5000多万美元。因此,此轮国际油价上涨,国内成品油调价或在所难免。目前,我国从中东和非洲进口的原油占我国原油进口总量的60%左右。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表示,未来油价上涨幅度取决于影响油价因素的主次关系转换,但随着全球经济进一步复苏,需求不断增加,油价上涨几成定势。而地缘危机及国际投机行为等不确定因素增加,导致油价走势变得扑朔迷离。

  “除了成品油价格,2011年国内的气、电等能源价格也将面临全面上涨的压力。”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秘书长俞燕山对本报记者说。今年煤炭供需形势前紧后松,市场价格看涨。预计今年能源消费总量将达34.45亿吨标煤,同时重点煤合同的实际执行价格将会在2010年基础上上调30元/吨左右。在电力行业,2010年全国市场煤价格上涨了24%,但电力企业的上网电价并未作调整,2010年火力发电企业已全面亏损,以央企五大电力集团为例,去年火电亏损达124亿元,同比减收146亿元。2011年电价面临上涨的压力。因为,去年11月份以来,发改委为稳定物价,并考虑国内通胀压力等因素,暂缓上调天然气价格,但上涨的趋势今后将越来越明显,以后每年可能上调5%至8%。

  是否推高通胀预期

  中国能源研究会日前发布的《能源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2010—2011)》称,2011年国内的油、气、电等能源价格将面临全面上涨的压力。俞燕山表示,鉴于目前的通胀压力,政府或许会采取压制手段,但“任何能源价格遭到打压,一定会带来供给的紧张”。2011年国内能源供应最不确定因素是需求情况,近日政府刚宣布2011年要投入1.3万亿元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这将拉动水泥、钢材等高耗能产品的消费量,但如果价格受到压制可能会带来供应紧张。

  董秀成认为,当前的高油价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国内经济通胀预期,而油价高企将抵消掉国内对通胀进行调控的部分政策效应。油价的上涨将导致PPI上升,从而间接推高CPI。同时将增加农产品在能源与食品之间的转换,使得全球粮食危机进一步加剧。

  周大地表示,在尽可能地发挥市场调节机制的同时,政府应酌情进行调控,适时采取增加财政补贴等方式来应对高油价,以降低通胀预期。

  成品油“价改”将继续深入

  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原油进口2.39亿吨,同比增长率17.5%左右,对外依存度接近55%,石油安全形势进一步加剧。俞燕山表示,去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进一步加大,成品油价格不断走高,部分成品油品种出现短缺,如四季度的“柴油荒”。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成品油定价机制没有理顺,价格倒挂导致的结果。同时也有部分原因是因节能减排,部分企业拉闸限电所致。而根本原因在于成品油管理体制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成品油定价机制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价格杠杆失去其调节供需的作用,无法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针对成品油定价机制不顺畅的问题,周大地告诉记者,目前绝大多数国家已能做到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及时传递。此前曾提出将成品油定价机制的价格观察周期缩短的方案,目前可能会有方案设计让石油供应商根据自己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对成品油价格进行灵活变动,不过现有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过渡到上述方案还有待时日。

  俞燕山认为,应深化成品油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特别是应改革成品油进口配额制度,放宽进口限制,利用国外资源调节国内供需。

  <作者>=记者 胡萍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