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邯郸3月16日电(马继前 罗楠)记者近日在河北大名县几家劳务市场走访了解到,外地企业的招工摊点没有了往日的火爆,本地企业却受到更多求职者的青睐。农民工打工以前热衷“东南飞”,今春打工流行“燕归来”,更多农民工选择在家乡寻找工作机会。
“由于在家乡也能找到工作,现在很多农民工都不愿外出务工。”大名县劳动就业局副局长陈斌介绍说,近几年大名县的经济快速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加强,加上原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为广大农民工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
“节后我们企业已经招收了200多名工人,他们大部分是返乡工人,在这里挣的钱不比外地少,而且还在家门口,他们都愿意来我们这里工作。”鑫得隆化纤有限公司总经理乔秀文说。
在薪金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既能照顾家庭,又可节省外出打工的出行成本,“跑远不如就近”成为许多农民工的共识。
“去年这个时候,每天都要往外地发送三车工人,可今年平均两天送走一车。”陈斌告诉记者,今年节后大名县劳务输出数量比往年少了很多,而本地企业的招工形势却好了起来。
打工不如当老板。几年前,该县红庙乡村民郭艳波扛起行囊到大城市打工。多年走南闯北、踏实肯干的他积累了一些资金,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也有了很大转变。如今,郭艳波回到家乡,投资20多万元和本村村民合伙办起了宏达板厂,主要生产多层板。由于产品质量好、经营理念新,他的产品供不应求。
据了解,该县外出务工经商农民返乡创业的热情很高。该县也积极降低门槛、简化程序、核减收费,加大财政、金融对农民创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更多的农民通过合作、合资、参股等方式成为创业主体。同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到龙头企业的加工链条中来,为广大返乡创业者提供了发挥才智的舞台。
记者看到,在大名县一家劳务输出市场,虽然人头攒动,但也不急于和企业签订协议。龙王庙镇西槽口村的张彩虹过去在苏州一家电子厂打工。今年她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到县劳务市场找一份待遇更好的工作,一过来就被三家单位看中了。经过反复比较,她最后与县内一家制衣厂签订了用工协议,工资每月2300元,比以前涨了30%多,而且住宿、工作条件都比原来工作的厂子好。
“以前,行色匆匆的都是来找工作的,现在都是来招工的。以前招工还要通过考试选拔,现在是工人考我们。”一家外地企业招工负责人对记者说。
陈斌认为,现在大名县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工正在逐渐成为主力军。以前他们是“有工就打”,经过多年的打拼掌握了一种或多种专业技能,自我保护、自我价值意识也不断增强,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如今,他们在寻找工作上有三个明显的特点:敢于“挑肥拣瘦”;敢于频繁跳槽;敢于为待遇向企业主“叫板”。(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