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纸杯只有行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且该行业标准只是推荐性的,不具有强制性,这种状态可能是导致一次性纸杯市场鱼龙混杂的直接原因。现有行业标准中,对油墨并没有要求,有些企业就钻空子,使用有毒劣质油墨印刷纸杯,导致使用了含有苯、甲苯等有毒溶剂的劣质油墨纸杯得以堂而皇之地流入市场
一次性纸杯作为便利的生活用品早已深入到万千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然而,如果为消费者带来方便的纸杯质量不合格,很可能成为污染饮品,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的罪魁祸首。
在今年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前夕,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联合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对京、津、冀的部分市场的一次性纸杯质量状况展开抽样调查,通过相关测试显示,在这些抽样的产品中存在部分纸杯使用含苯油墨印刷,或含有荧光增白剂等情况,而这些有害物质就像“隐形的毒药”危害着消费者的健康,而生产企业的不负责任也给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干扰。
农贸市场纸杯堪忧
在石家庄佳农市场的一个摊位上,一包包装上没有任何标识的纸杯进入了调查组的视线,调查组从该经销商摊位收集了该种纸杯。经测试,该纸杯杯底发现大量荧光亮点,这种荧光亮点有可能是在生产过程中,人为添加可致癌的荧光增白剂造成,该纸杯盛水后,杯身变软,用手拿起时出现严重变形,几乎无法端起来。
存在问题不只是这家农贸市场,在北京岳各庄批发市场,调查组同样发现了北京市祥瑞福纸制品加工厂生产的“仙女”牌9盎司规格的纸杯、北京树益一次性塑料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树益”牌230ml型号的纸杯、“金丝鸟”牌200ml型号纸杯。经查询,这些产品均未获得QS生产许可证,属于无证产品,且这几种纸杯的材质都有些发黄,颜色鲜艳,尤其是“仙女”牌纸杯,打开包装时都能闻到明显的异味,这很可能是使用了含苯油墨印刷的原因,也不排除有使用废纸生产的因素。
据了解,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联合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开展的此次调查,范围涵盖了京、津、冀8家超市的34个纸杯品牌共47个品种,4个农贸市场的16个纸杯品牌共16个品种。调查组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从产品的生产厂家、执行标准、生产许可证信息、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方面给进行调查。
此次调查发现,京、津、冀地区的超市内所销售的纸杯,产品标识比较清楚,而在农贸批发市场上销售的纸杯大部分标识内容不全,甚至没有任何标识信息。在京、津、冀地区8家超市共47个产品中,40个产品的标识清楚,比例占达到85%以上。而在京、津、冀地区4家农贸市场16个产品中,只有3个产品的标识清楚,比例只占19%。
调查人员发现,农贸市场所售卖的无证产品标识信息不清,产品原材料不明,甚至有些产品打开包装后,纸杯发黄发暗,但图案颜色鲜艳,这很可能使用了废纸作为原料生产,并可能是使用了含苯油墨印刷;还有产品的颜色非常的白,可能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了荧光增白剂。然而,根据医学临床试验,一旦荧光物质进入人体,就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果剂量达到一定程度可能使人体内的细胞发生变异,成为潜在的致癌因素。
监管力度需加强
据了解,国家质检总局于2009年5月发布《关于开展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生产许可证无证查处工作的公告》,在全国范围内查处未获得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生产许可证的生产、销售或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的行为。那么为什么在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生产许可证无证查处开展两年以后,农贸市场的无证纸杯会仍旧如此畅销?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认为,根本原因还是当地质检部门和工商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
董金狮表示,首先,质检部门应加大对未获得QS生产许可证企业的查处力度,从源头上遏制无证产品流入市场。质检部门应该主动出击,不要等产品出了问题才想到查一查,对已获证生产企业,要对其使用的原辅材料进行突击抽查。对使用不合格原辅材料进行生产的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进行曝光处理,并吊销其生产许可证。其次,工商部门应加强对农贸批发市场的监管力度。董金狮建议,工商管理部门应将固定抽查模式变为随机购样的检查模式。对销售不合格产品的经销商不能手软,就要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该罚款时就罚款。对屡教不改的经销商,可以吊销其工商营业执照,责令清出市场。
劣质产品扰乱行业秩序
劣质的一次性纸杯不仅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也给行业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干扰。
早在2005年左右,鲍新春所经营的北京合益包装容器有限公司就曾试图与京城的一些大型连锁超市合作,然而在鱼龙混杂的商品价格战中,合益最终选择退出低端市场,转而与大型采购企业开展合作。
鲍新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的企业试水低端市场却无奈退出,主要是源于行业的混乱局面。鲍新春说,合益完全有能力生产各种高中低档的一次性纸杯,但多年来,公司生产的产品与同类低价产品相比价差高达3倍,在低端市场上完全没有价格优势。
为什么一个小小的纸杯会有这么大的价格差异,面对记者的提问,鲍新春表示,原材料的优劣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他举例说,目前业内盛行的混浆纸价格较低,但这种纸浆的最大缺点是,遇冷遇热都容易变形,接缝处容易开裂。而南方的纸杯生产企业多数采用蔗浆,这种原材料相比木浆要便宜三分之一左右,但蔗浆生产出的大容积纸杯不如木浆纸杯结实,在盛装一些温度较高的液体时,容易破裂造成安全隐患。同时,蔗浆颜色较深,一些不良生产商为了达到产品美观的效果,很可能通过使用漂白剂或荧光粉来进行“美化”,其结果,受害的还是广大的消费者。基于以上原因,合益多年来一直坚持采用选用优质的原材料进行生产。“我们索性放弃了低端市场。”鲍新春说,合益近年来一直坚持走高端路线,主要为一些大型航空公司、食品企业等提供纸杯等外包装产品。
不过,鲍新春也表示,目前国内纸杯市场的高端企业仅有几家,而充斥在市场上的大多是低端甚至是劣质纸杯产品。由于消费者缺乏辨别能力,这些产品利用低廉的价格优势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导致优质纸杯无法占领大众市场,这种现状也严重干扰了行业秩序。在鲍新春看来,他最希望的是国家尽快出台完善的标准,来引导行业的健康发展。
呼吁国标规范行业发展
据了解,2007年5月1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实施轻工行业标准QB2294-2006《纸杯》的要求,产品包装上需标明产品名称、商标、产品执行标准、生产日期及保质期或生产批号及限用日期;产品的类型、规格、等级和数量;产品合格标志;生产企业(或代理商)的名称和地址。目前我国的纸杯生产企业大多执行该行业标准,但问题是,一次性纸杯只有行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且该行业标准只是推荐性的,不具有强制性,这种状态可能是导致一次性纸杯市场鱼龙混杂的直接原因。董金狮说,“目前国家备案的纸质食品包装企业有2000多家,没有备案的小作坊估计要加个零。”现有行业标准中,对油墨并没有要求,有些企业就钻空子,使用有毒劣质油墨印刷纸杯,导致使用了含有苯、甲苯等有毒溶剂的劣质油墨纸杯得以堂而皇之地流入市场。
国家对已有食品包装纸加大监管力度,但对一次性纸杯的监管还需加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凡加工塑料食具、容器、食品包装材料,不得使用回收塑料。但由于目前一次性纸杯还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有的企业使用回收的废纸生产,有的企业为节约成本,甚至使用回收的废弃聚乙烯、医疗垃圾及装过农药、油漆等有害物质的包装物作为纸杯的再生加工原料。而且,目前国内食品包装主要还是使用溶剂油墨,这类油墨含有大量有害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等,苯超标会引起癌症,特别是血液系统疾病。此外,油墨中的重金属如汞、铅等含量也对人体存在极大的危害。为此,董金狮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一次性纸杯国家标准,以规范行业健康发展,让消费者能够放心消费。(记者杜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