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农产品流通过程发现,蔬菜完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至少要经过收购、批发、零售这三关,在每一“关口”,每斤蔬菜要被加价0.2元~0.5元
核心提示
“通货膨胀就像一只老虎,如果放出来就很难再关进去。”上周一,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特别提到接下来要努力管好通胀预期,其中“加强农产品流通这个薄弱环节的管理”则是重中之重。
的确,从一年内身价暴涨数十倍的“蒜你狠”,到单价超过10元的“豆你玩”,再到售价逼近7元的“天价”菜心,去年农产品价格的高涨不仅“拱起”了通胀,更让老百姓的腰包倍感压力。今年以来,特别是进入3月以来,虽然各类农产品,尤其是蔬菜的价格一路回落,但“高价阴影”仍然留在人们心中。
排除游资炒作、恶劣天气等非正常因素,究竟是什么导致农产品价格一路走高?怀着这样的疑问,近一周来,记者对蔬菜从“出土”到“上桌”进行了一番跟踪,发现蔬菜从菜园子到菜篮子,其间至少经过了收购、多级批发、零售这3个环节,在每一个环节,蔬菜都会“被加价”。以一斤菜心为例,产价1元,但经过多个环节的流通之后,到了消费者的菜篮子,其“身价”已涨到了3元。
东莞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全市将建多家平价商店,打造产销对接的平台。市农业局也表示,目前农业部门正积极开展农户与大型零售商之间的“农超对接”,从而减少中间流通环节,让利给消费者。同时,东莞还将参考广州等市的经验,尽快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菜田:菜心以1元/斤被收购
时间:3月15日中午12时30分
地点:谢岗镇赵林村蔬菜生产基地
进入3月,阴雨不断,不过这并未能遮掩谢岗镇赵林村那429亩蔬菜生产基地勃勃生机。
3月15日中午12时30分,记者来到田间,吃过午饭的菜农们正陆陆续续聚集到各自的菜地里摘菜。“我们这个基地总共由50户农民来打理,每天午饭后开始收割,到下午4时左右就等着收购商来收菜。”该基地的负责人之一何子宇叹了一口气,“菜种得再好,每斤也只能赚两毛左右。”
陈国潮在该基地包种了3亩菜地,他向记者解释了何子宇叹气的缘由:“近年来,肥料、菜地租金、人工、农药样样都在涨。”他以种生菜为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他使用的一种俄罗斯肥料3年前每袋只需70~80元,但现在却涨到150~165元;按年计算的地租从2009年初的600~800元/亩升至如今的1500~2500元/亩;人工涨得更加厉害,去年上半年请一个人每天只需40~50元,下半年开始就涨到70~90元了。
“种菜成本一路飞涨,现在绝大多数蔬菜的成本差不多都要0.3元/斤,但收购价却一直在0.4~0.5元/斤之间。菜心特殊一点,成本差不多要0.5元/斤,因此收购价最高,不过也仅1元/斤。折算下来,我们菜农一般的纯利润只有0.2元/斤左右。”
批发市场:批发价1.6元/斤
时间:3月15日晚9时许
地点:东莞一级批发市场——细村农贸市场
据了解,菜农以0.5元/斤左右售出的生菜、以1元/斤左右售出的菜心,经收购商卖到一级批发市场之后,身价立马被抬高了0.2~0.5元/斤。不少批发商为了赚取更多利润,也兼任收购商的角色,来自惠州市博罗县的赖小姐就是其中一员。
3月15日晚9时,正在东莞一级批发市场——细村农贸市场清点待售菜心的赖小姐告诉记:“我每次都是去博罗进货,把菜拉到东莞,每次两个小时的车程,光油费就要400多元,比去年多了近100元。”
大概半个小时后,细村农贸市场变得热闹起来,粤A、粤B、粤L……来自广东各地的卡车随处可见。“细村是东莞最大的一级批发市场之一,很多广州或者东莞主城区的二级批发商都会来这里提货,然后再转售给小零售商,当然也有少量零售商会自己过来。”赖小姐告诉记者,自己进价1元/斤的菜心,批发出去时至少要叫价1.6元/斤。“不然根本没得赚。”
她细数了自己每月的支出,除了油价外,每月需支付一名司机3000元、两名雇工1800元/人。“我在细村市场的档口费每月要1300元;请市场里专门卸货的工人来卸货,搬一箱就要1毛钱;还有进场费,每吨菜40元;货车停在这里也要收费……七七八八的钱很多。”赖小姐感叹说,做蔬菜批发这行都是薄利多销,自己每斤菜的利润满打满算最多0.2元左右。
菜市场:卖到3元/斤
时间:3月16日上午11时许
地点:火炼树菜市场
“我档口上的菜心在周边市场上的菜心里算是便宜了,每斤2.5元/斤,虽然每斤加价近50%,但已经不算贵了。”在火炼树菜市场等3个零售点包了4个档口的廖先生告诉记者,由于自己档口多,进货量大,因此可直接去细村市场上拿货,而不像其他小零售商,只能去二级批发市场如南城塘贝市场进货,这就是为何其他档口的菜心卖到3元/斤才有得赚,而他只需卖到2.5元/斤即可。
“我们的毛利也不多。”廖先生称,除去蔬菜的进价成本,他每月还须支付水电费、物管费、档口费、搬运费等,这些成本平摊到每一斤菜上约为0.4元。不算人工,2.5元一斤的菜心利润仅有约5毛钱。
“有些菜当天卖不完,一旦烂掉还要亏本。菜叶中含有大量水分,在档口摆放一段时间,重量也会缩水。”廖先生说。
部门应对
农业局:搭农超对接平台
“农产品从田间到市民餐桌要经过多个环节,加价不少,为了控制农产品价格,我们现在就在想方设法搭建一个农超对接的平台,从而尽量避免流通环节的加价。”东莞市农业局经管科科长尹效良告诉记者,实现农超对接之后,流通环节至少可以节约20%的成本,“这部分成本将可让利给农民及消费者”。
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另外,目前市农业局已组织人员前往菜篮子建设基础较好的广州和江门取经。“下一步我们将参考这些经验,尽快落实全市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方案。”
物价局:组建平价商店
东莞市物价部门目前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平价商店的建设。“平价商店就是实现‘产销对接’、‘农超对接’,减少中间环节的平台。”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物价部门正在对全市的情况进行调研,即将出台相关的建设方案。”
据了解,目前广州已采取两种模式,率先建立了平价商店。对此,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东莞目前正在筹建的平价商店将参考其模式,加快组建平价商店。
加强对农产品价格的监管
在筹建平价商店的同时,记者还了解到,眼下物价部门也加强了对农产品价格的监管。“我们正在从价格干预、差率控制、提价申报等多方面建立健全物价应急机制。”该局成本监测科黄科长称。
背景资料
东莞蔬菜自供率仅三成
“东莞是一个农产品消费大市,却不是一个农业大市。”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东莞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早已从一个农业县转变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务农人员仅有5万人左右,耕地面积也仅有30余万亩。“就蔬菜而言,全市每年需消耗逾150万吨的蔬菜,但自供率仅三成。”该负责人称。
东莞消费的蔬菜有七成必须依靠外地供应,这也无形中增加了东莞老百姓吃菜的成本。
它山之石
据了解,目前广州建立的平价商店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广州新供销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在中低收入群体集中的城乡接合部发展综合性连锁超市;另外一种则是以广州市供销社农产品经营公司为载体,在人口密集的城区建设社区连锁超市。
张晓嘉、周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