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农产品期货价格近期大幅波动,深受市场关注。随着商品指数期货交易的盛行,粮食和其他大宗国际商品纷纷贴上了金融化标签。粮食生产与定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为粮食的金融化特质所左右。可以说,粮价已不只是商品的价格,还变成了金融产品的价格。这使得国际食品价格不仅由当前市场的供需面决定,预期也成为重要的决定因素。当大量的热钱将农产品的这种预期作为逐利对象,农产品期价波动就可能包含了人为操纵的因素,进而反作用于现货价格,扭曲了真实的粮食供求关系,增加了粮价波动的不确定因素。
流动性过剩是当前推高粮价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印钞竞赛”,尤其是美国的两轮货币宽松政策,让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各国不同程度地面临通胀风险。大宗商品的交易离不开国际市场和金融工具,受制于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影响,农产品市场“产、供、销”的交易模式也会随着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而出现“囤和炒”。多余的流动性资本通过金融化的多层次供求介入,正在成为价格波动的重要力量。于是,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因素上升,市场交易甚至资产泡沫化的风险放大。
金融投机是世界粮食安全面临的一大考验。2008年,美国政府推出生物能源计划,计划用玉米生产乙醇,作为汽油的替代燃料。此政策一推出就大幅拉大了玉米及其他农产品需求预期的缺口,投机资本立即闻风而动,成为导致当年粮价暴涨的重要助推力。美国作为世界最主要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对于农产品贸易具有主导和调控的能力,而“粮食武器”也成为美国的重要战略工具之一。当粮食的金融属性大于商品属性,其结果不是没有粮,而是买不起粮。自然灾害的减产并不具有持续性,而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农产品金融交易却会成为其转嫁金融风险的利器。因此,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期货市场,争夺大宗商品定价权,是应对粮价在短期内剧烈波动的务实之举。
列宁曾说,粮食是“货币的货币”。当前经济危机的阴霾还未散尽,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未收紧,日本灾后重建的农产品需求短缺可能会为农产品炒作提供机会。因此,加强对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监管、力促发达国家采取负责任的货币政策、增加农业投入和扩充粮食储备以平抑粮价等举措,无疑都是防范粮价振幅过大的有效应对之策。
国际金融市场的话语权仍然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这种不均衡与粮价金融化愈演愈烈的趋势,对决策者提出的战略思考即是如何在进出口市场中形成本国优势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这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民以食为天。“饭碗”和“油瓶”要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万全之策。
刘丽群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