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瘦肉精进化:禁了盐酸克伦特罗 还有莱克多巴胺(2)

2011年03月27日 15:40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瘦肉精进化:禁了盐酸克伦特罗 还有莱克多巴胺(2)
杜卉 画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困局  

  监管很艰难

  这些药物都是简单的化合物,一旦国外有类似研究,证明它们使用效率也很好,那么国内很容易就合成出来,形成更新型的瘦肉精

  今年3月,央视搅起的瘦肉精事件引发全国拉网式排查。央视记者跟随执法人员在涉案养猪场检测,竟发现查不到瘦肉精残留,当时所用的检测卡只能测盐酸克伦特罗。在央视记者的建议下,执法人员换用莱克多巴胺检测卡,一下就揪出阳性样本。原来,河南当地平时只查盐酸克伦特罗,使莱克多巴胺得以闯关。

  2005年农业部公布的日常抽检计划,确实不包括莱克多巴胺。

  广东省农业厅日前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从3月16日排查至今,样本共105份,全部合格;然而话音刚落,广州从化市就查出一批生猪含莱克多巴胺,全部销毁。广州市农业局不肯透露生猪来源,但报载“小道消息”,生猪就产自广州某区。

  农业部门表示,广东一直都在抽检莱克多巴胺。但禁了盐酸克伦特罗,迎来了莱克多巴胺。禁了莱克多巴胺,瘦肉精还会不会进化?毕竟在禁用目录里,同类药品还有5种之多。

  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教授、农业部兽药残留委员会委员陈杖榴表示,不排除这个可能。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药理是一致的,用同类药物应该也能提高猪的瘦肉率,副作用也会类似。但是现在国内外都还没有研究,到底其他5种药物跟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相比,效率是高是低?”陈杖榴表示,这些药物都是简单的化合物,一旦国外有类似研究,证明它们使用效率也很好,那么国内很容易就合成出来,形成更新型的瘦肉精。

  若真如此,监管部门将极为被动。“我们现在没有对其他药物做检测,听说有添加沙丁胺醇的,但是很罕见,只能说是极个别案例。”广州市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检测机构负责人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以农业执法力量之薄弱,现有检测已经是沉重负担,不大可能抽检还没“作案”的药物。

  有个矛盾则无人回答:既然没有做抽检,又怎么知道添加沙丁胺醇是“罕见的”、“极个别的”案例?

  期待  

  新供需格局

  官方声音说:瘦肉精是个别现象,隐藏在千万散养户的猪栏里,很难监管;养猪业内则总是有人爆料:瘦肉精很普遍,甚至有的规模化猪场也在用

  在每一场瘦肉精的讨论中,我们都可以听到两种声音。

  官方声音说:瘦肉精是个别现象,隐藏在千万散养户的猪栏里,很难监管,提高规模化养殖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养猪业内则总是有人爆料:瘦肉精很普遍,甚至有的规模化猪场也在用,只是出栏前停用一段时间,残留量控制好,就不会引起急性中毒。

  没有人能证明自己说的是真相。但是根据市场规律,若监管不当,“劣币”会驱逐“良币”。

  例如,美国规模化养猪场的检测较为严格,且美国人不吃内脏,FDA允许猪农少量使用莱克多巴胺。

  在中国,政策下面有对策。

  业内人士透露,只要把莱克多巴胺的分子式变一下,就可以逃过检测;还有一些高校专家研究出“掩蔽剂”,先与检测试剂作反应,试剂就不会发现莱克多巴胺;更简单的方法是停药半个月,甚至喂猪吃利尿药,突击降低残留值……这样,使用莱克多巴胺的猪农,只要没造成中毒事件,就可以赚更多的钱,从而逐步把诚实的猪农赶出市场。

  监管缺位引起无序竞争,能否通过市场本身自我修复?也许可以!因为瘦肉精事件频发,消费者正在重新审视肥肉。

  上世纪90年代,出于健康饮食的需要,消费者对“一斤猪肉七两肥”很反感,国外瘦肉型生猪得以进驻中国,并迅速取代本土猪种成为主力。近年来本土猪种复兴,广州市面已有“壹号土猪”、“粤东黑猪”、“蓝塘土猪”等品牌。企业以“土”为招牌,用传统方法放养生猪,养育时间长、肥肉多,却因香味浓、令人放心而卖得高价。

  新的供需格局,在打击瘦肉精上能否更胜于政府监管?我们还需要时间来揭晓答案。

  名词解释

  瘦肉精

  一类动物用药的统称。任何能够促进瘦肉生长、抑制动物脂肪生长的物质都可以叫做“瘦肉精”。目前,能够实现这种功能的物质是一类叫做β-兴奋剂的药物。如瘦肉精克伦特罗曾经作为药物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可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后由于其副作用太大而禁用。  羊城晚报记者 曾颂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贾亦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