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学者:企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

2011年03月28日 16:24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目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推动经济工作的主线。这时尤须明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企业才能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上是对资源约束条件变化的反应。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细地阐释了农业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转化过程。最初,在土地充裕以及土地产权不确定的资源约束条件下,广种薄收的粗放经营显然是最为有利的选择。而当耕作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地力已经相应消耗的时候,资本(在这里也包括生产资料)逐渐成为土地耕作上的决定性因素。换言之,此时的资源约束条件发生了变化:土地稀缺了,而资本和技术相对充裕。这时,就出现了资本和技术对土地的替代。也就是说,为了破解土地资源稀缺的瓶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了,由粗放经营转向了集约经营。又如,18世纪以前,东亚和西欧的经济发展模式基本上都是劳动密集型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西欧改变了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模式,走上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道路,而东亚却一直延续着劳动密集型发展呢?相关历史研究表明,矿物燃料和新大陆的发现使得西欧的燃料和土地并不稀缺,稀缺的是劳动力。这样的资源约束条件使得西欧不得不强调技术创新,特别是强调节约劳动的创新。而充裕的劳动力使得东亚几乎不需要考虑劳动的节约,因而一直延续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模式。就此,有历史学家指出,欧洲人并不一定更有创造力,但高工资成本使他们走上了一条真正变革的道路。再如,上世纪80年代,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传统产业在遇到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劳动力成本提高的挑战时,一方面提高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技术含量,以节约劳动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抓住机会,把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大陆。这些案例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一个根据变化了的资源约束条件,对既有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修正和提升的过程。

  既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针对资源约束条件变化的调整和转变,那么,谁对资源约束条件变化的反应最敏锐呢?答案是企业以及企业家。原因在于: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对的约束是硬的。这种硬约束用马克思的话讲,即商品的命运就是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交换是一种惊险的跳跃,如果跳不过去,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生产者自己。与企业相比,政府面对的约束是软的。软约束下的政府有时会不计成本、不怕浪费、不惜举债。其次,只有企业和企业家才会始终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核算原则,即投入和产出相比较原则。企业和企业家选择产业和技术,一定要权衡其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根据对市场的预测作出适当选择。第三,企业家对产业和机会的感觉不同于一般人。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观察问题的特殊角度,对特定领域会有相对丰富的知识和特殊的“嗅觉”。以“娃哈哈”为例,当年绝大多数人不会感觉到一个小孩喝的饮料能发展到今天的程度。还有,当年吉利汽车公司成立时,并不被有关主管部门看好,如今却收购了沃尔沃。这种成功的选择可能是一种直觉,但这种直觉来自企业家特有的知识和生活阅历。

  当然,政府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也有自己的优势,可以而且应该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政府可以对产业发展发挥适当的引导作用,但最好不要直接干预企业,不直接支持具体的产业,而是通过必要的政策和信息影响市场进而影响企业的选择。其次,有效的市场是公平竞争的市场,而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是政府的优势。最后,政府应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价格灵敏而准确地反映资源和环境的稀缺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供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制度安排。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李义平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